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多孔生态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透水透气、隔热、降噪以及植生性能等特点的功能性生态修复材料,在多孔混凝土孔隙内填充种植植物,植物根系生长于孔隙内或穿透多孔混凝土生长于下层土壤中,从而实现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2、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孔隙内填充的种植材料的种类及所提供的各种植物所需营养元素,决定了植物能否在绿化混凝土上正常发芽、生根并长期生长。但是,由于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多孔结构,且常用于边坡防护,很多营养元素容易随着雨水逐渐流失,造成浪费,而且由于多孔生态混凝土的特殊性,导致后期追肥的肥效利用率低,影响植物生长。专利cn105418039a公开了一种肥效缓释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通过多孔骨料在营养液中浸渍吸附,实现营养元素的缓释,但其将常规粗骨料替换为多孔骨料,导致抗压强度降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络合营养元素的羧基化纤维素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固载营养元素,防止流失。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按重量份包括:粗骨料800-1000份、水泥150-250份、改性纤维素3-10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水50-100份;
3、所述改性纤维素为负载金属阳离子和/或铵根离子的羧基化纤维素。
4
5、所述金属阳离子包括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6、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氧化法得到羧基化纤维素,然后将所述羧基化纤维素在碱性金属阳离子和/或铵根离子的溶液中浸渍5-12h,最后将ph调节至7-9,得到改性纤维素。
7、进一步的,所述氧化法包括:向纤维素纤维的分散液中添加溴化钠、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和次氯酸钠,所述纤维素纤维、溴化钠、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1-0.3):(0.01-0.03):(1.2-5);反应过程中通过氢氧化钠将ph维持在10-11,反应完成后加入盐酸将ph调节至7-8。
8、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素纤维为细菌纤维素纤维。
9、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素纤维是在二氧化硅气凝胶中原位生长细菌纤维素纤维得到。
10、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径为0.5-3μm,孔隙率为30-50%,粒径尺寸为5-10mm。
11、进一步的,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19-26.5mm的碎石;所述水泥为硫铝酸盐水泥。
12、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以下步骤:
13、将水泥、改性纤维素和聚羧酸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粗骨料搅拌均匀;然后装入模具中养护成型。
14、进一步的,所述养护在95%的相对湿度和20±2℃的条件下进行。
15、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6、1、本专利技术通过负载金属阳离子和/或铵根离子的羧基化纤维素,一方面能够提高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吸附及络合的金属离子能够逐步释放金属离子,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同时能防止营养元素的流失,因此环境和经济效益良好。
17、2、通过负载细菌纤维素纤维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利用其多孔结构提高混凝土孔隙率,同时由于细菌纤维素的增强作用,不会导致抗压强度降低。其多孔结构又能提高营养元素的吸附量,一举两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粗骨料800-1000份、水泥150-250份、改性纤维素3-10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水5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化纤维素为羧基化细菌纤维素、羧基化棉纤维、羧基化棉纤维竹纤维、羧基化木质素纤维、羧基化甲壳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氧化法得到羧基化纤维素,然后将所述羧基化纤维素在碱性金属阳离子和/或铵根离子的溶液中浸渍5-12h,最后将pH调节至7-9,得到改性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法包括:向纤维素纤维的分散液中添加溴化钠、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和次氯酸钠,所述纤维素纤维、溴化钠、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1-0.3):(0.01-0.03):(1.2-5);反应过程中通过氢氧化钠将pH维持在10-11,反应完成后加入盐酸将pH调节至7-8。
5.根据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是在二氧化硅气凝胶中原位生长细菌纤维素纤维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径为0.5-3μm,孔隙率为30-50%,粒径尺寸为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19-26.5mm的碎石;所述水泥为硫铝酸盐水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在95%的相对湿度和20±2℃的条件下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粗骨料800-1000份、水泥150-250份、改性纤维素3-10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水5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化纤维素为羧基化细菌纤维素、羧基化棉纤维、羧基化棉纤维竹纤维、羧基化木质素纤维、羧基化甲壳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氧化法得到羧基化纤维素,然后将所述羧基化纤维素在碱性金属阳离子和/或铵根离子的溶液中浸渍5-12h,最后将ph调节至7-9,得到改性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法包括:向纤维素纤维的分散液中添加溴化钠、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和次氯酸钠,所述纤维素纤维、溴化钠、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1-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萍,张宁,宋修广,陆岩,庄培芝,马川义,王君鹏,张西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