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臭剂,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餐饮行业迅速发展导致厨余垃圾的量逐年提高,厨余垃圾具有含水率高、含盐量高、有机成分多、容易腐败、有害成分少等特点,在具有资源化属性特点的同时易产生大量含氮、含硫化合物的恶臭气体,如hn3和h2s等,这些气体在污染大气的同时也危害人体健康。
2、目前通过多种手段对厨余垃圾进行除臭处理,常见的除臭方法主要为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微生物法具有二次污染少、能耗低、设备维护成本低且便于操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恶臭的防治中。
3、现有微生物除臭剂一般由复合菌种发酵液组成,利用各菌株相互协同使臭气分解,达到除臭效果,但是存在降解硫化氢和氨效果不佳,喷洒使用后生长繁殖较慢等问题,难以达到快速除臭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其生产工艺,解决现有微生物除臭剂难以快速除臭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1)将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分别进行液体培养,得到乳酸菌菌剂、芽孢杆菌菌剂和酵母菌菌剂,然后将乳酸菌菌剂、芽孢杆菌菌剂和酵母菌菌剂按比例混合成复合菌液;
5、(2)将复合菌液和载体按照用量比1ml:1g混合均匀,置于干燥箱中40℃下干燥48h,得到微生物除臭剂。
6、进一步地,乳酸菌菌剂、芽孢杆菌菌
7、进一步地,载体为生物炭负载改性聚天冬氨酸和β-环糊精。
8、进一步地,载体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9、将β-环糊精、改性聚天冬氨酸和戊二醛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5-10min,得到改性溶液,将生物炭加入改性溶液中,25-30℃下以200-300r/min搅拌12h,抽滤,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呈中性,最后放入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载体。
10、进一步地,β-环糊精、改性聚天冬氨酸、戊二醛、氢氧化钠溶液和生物炭的用量比为2.5g:0.8-1.5g:4ml:150-200ml:1.2-1.5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7%。
11、以生物炭为基材,戊二醛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和改性聚天冬氨酸负载于生物炭上,得到载体。
12、进一步地,生物炭为稻壳炭,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13、将稻壳粉碎过80目筛,在真空热解炉中500℃下热解4h,冷却至室温即可。
14、进一步地,改性聚天冬氨酸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15、将聚琥珀酰亚胺和双端氨基聚乙二醇置于装有二甲基亚砜的烧瓶中,搅拌3-5min后,氮气保护下,加入由多巴胺盐酸盐、三乙胺和二甲基亚砜组成的混合液,80℃下搅拌反应24h,之后加入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60℃下搅拌反应24h,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6,最后将反应产物置于透析袋中,透析24h,冷冻干燥即可;
16、其中,聚琥珀酰亚胺、双端氨基聚乙二醇、多巴胺盐酸盐、三乙胺、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0.5g:0.5g:0.25g:0.2ml:0.2g:3ml,通过聚琥珀酰亚胺氨解反应获得共价接枝多巴胺和端氨基聚乙二醇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即改性聚天冬氨酸。
17、进一步地,聚琥珀酰亚胺分子量为7000da,双端氨基聚乙二醇(nh2-peg-nh2)分子量为400-1000da。
18、进一步地,混合液中二甲基亚砜用量为三乙胺体积的5倍。
19、进一步地,盐酸溶液浓度为0.1mol/l。
20、进一步地,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3500da。
21、进一步地,乳酸菌菌剂中的乳酸菌含量为2.5×108cfu/ml-3.7×108cfu/ml。
22、进一步地,芽孢杆菌菌剂中的芽孢杆菌含量为3.5×109cfu/ml-6.5×109cfu/ml。
23、进一步地,酵母菌菌剂中的酵母菌含量为3.0×107cfu/ml-4.5×107cfu/ml。
24、进一步地,乳酸菌为嗜酸乳杆菌,芽孢杆菌为凝结芽孢杆菌,酵母菌为异常汉逊酵母菌。
25、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由上述生产工艺制成。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7、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除臭剂,以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的菌群合成多向性复合活性菌群,配合载体的使用,在各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共荣的依存关系,构成一个状态稳定、功能齐全的有机整体,发挥出集团作战的优势,通过微生物菌群降解、转化臭味中的硫化氢、氨等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物质、有害物质,生成有益于微生物繁殖生长的细胞基质、二氧化碳和水,把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有用物质,达到快速除臭的目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安全无害、节能高效、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的优势。
28、2.本专利技术中的载体为生物炭负载改性聚天冬氨酸和β-环糊精,具有良好的空隙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减少光、热等因素对活性菌种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微生物除臭剂中活性菌的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助于快速降解臭味;载体上的β-环糊精具有特殊的疏水空腔,该疏水空腔可包合氨气、硫化氢等臭味分子,加强除臭效果;载体上的改性聚天冬氨酸含有胺基,对硫化氢等气体具有强亲和力,结合生物炭自身优异的吸附特征,实现臭味的富集,为微生物分解臭味提供有利条件;载体上的改性聚天冬氨酸含有邻苯二酚结构,酚羟基能够与硫化氢等臭味分子结合,有效阻止臭味的释放,进一步提升除臭效果。
29、3.本专利技术中载体上的改性聚天冬氨酸具有类似蛋白质的多肽主链结构,能够作为微生物的生长的营养物质,使微生物除臭剂中活性菌的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然而过快的降解速率,导致改性聚天冬氨酸难以发挥较好的“富集臭味”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延缓改性聚天冬氨酸的降解速率,保证微生物除臭剂的除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干燥具体操作为:干燥箱中40℃下干燥4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β-环糊精、改性聚天冬氨酸、戊二醛、氢氧化钠溶液和生物炭的用量比为2.5g:0.8-1.5g:4mL:150-200mL:1.2-1.5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聚琥珀酰亚胺、双端氨基聚乙二醇、多巴胺盐酸盐、三乙胺、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0.5g:0.5g:0.25g:0.2mL:0.2g:3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乳酸菌菌剂中的乳酸菌含量为2.5×108CFU/mL-3.7×108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芽孢杆菌菌剂中的芽孢杆菌含量为3.5×109CFU/mL-6.5×109CFU/mL。
7.根据
8.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干燥具体操作为:干燥箱中40℃下干燥4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β-环糊精、改性聚天冬氨酸、戊二醛、氢氧化钠溶液和生物炭的用量比为2.5g:0.8-1.5g:4ml:150-200ml:1.2-1.5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除臭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聚琥珀酰亚胺、双端氨基聚乙二醇、多巴胺盐酸盐、三乙胺、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0.5g:0.5g:0.2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何伟,张磊,张治伦,武松,童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