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了一种用于踝关节可调节的辅助康复支具。
技术介绍
1、踝关节损伤包括骨折、韧带和肌腱断裂等,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均需要踝关节制动。然而,为了更好的恢复,在踝关节不同部位的骨折和不同韧带、肌腱的断裂制动时的固定位置不同,同一损伤在不同时间段的固定位置也不同。如:踝关节骨折、下胫腓韧带损伤的固定方式一般是中立位(功能位);外侧韧带断裂一般固定在外翻位(或稍背伸),后期再根据情况调整至中立位;内侧韧带断裂一般固定在内翻位,后期再根据情况调整至中立位;后方跟腱断裂一般固定在跖屈位,后期再根据情况调整至中立位。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8852918u)公开的一种可微动的踝关节支具,其为筒形结构,在正常状态下,该护具有一定弹性,允许佩戴者踝关节微动,完成一定程度的康复运动,且增加与身体贴合,改善佩戴舒适度;当遭受外力打击或突然的剧烈运动时变硬,一方面保护肢体免受外力损害,另一方面实现坚强固定,避免关节的二次损伤。
3、公开号为(cn217091067u)公开一种可调节足背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踝关节可调节的辅助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脚部固定组件(1)、腿部固定机构(2)、内外翻调节机构(3)和背伸跖屈机构(4),所述脚部固定组件(1)用于对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所述脚部固定组件(1)的上端连接有用于对患者腿部固定的腿部固定机构(2),所述脚部固定组件(1)的后端连接有用于对患者脚踝内翻和外翻的内外翻调节机构(3),所述脚部固定组件(1)与腿部固定机构(2)的中部连接有背伸跖屈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踝关节可调节的辅助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组件包括立杆(9)、第一绑带(10)、第二绑带(11)、第一魔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踝关节可调节的辅助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脚部固定组件(1)、腿部固定机构(2)、内外翻调节机构(3)和背伸跖屈机构(4),所述脚部固定组件(1)用于对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所述脚部固定组件(1)的上端连接有用于对患者腿部固定的腿部固定机构(2),所述脚部固定组件(1)的后端连接有用于对患者脚踝内翻和外翻的内外翻调节机构(3),所述脚部固定组件(1)与腿部固定机构(2)的中部连接有背伸跖屈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踝关节可调节的辅助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组件包括立杆(9)、第一绑带(10)、第二绑带(11)、第一魔术贴(12)和第二魔术贴(13),所述第一铰接块(8)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立杆(9),所述立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10),所述立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11),所述第一绑带(10)远离立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12),所述第二绑带(11)远离立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踝关节可调节的辅助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翻调节机构(3)包括滑动槽(20)、活动杆(21)、导向块(22)、调节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连接轴(6)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20),所述连接轴(6)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21),所述活动杆(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2),所述导向块(22)滑动连接于滑动槽(2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踝关节可调节的辅助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套壳(23)、环槽(24)、定位圆板(25)、第一棘轮(26)、第一轴杆(27)、第一棘齿(28)、第一扭簧(29)、第二轴杆(30)、第二棘齿(31)、第二扭簧(32)和第二棘轮(33),所述连接轴(6)远离第一连接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腿部固定机构(2),所述套壳(23)套设于活动杆(21)的表面,所述活动杆(21)转动连接于套壳(23)的中部,所述套壳(23)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环槽(24),所述活动杆(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圆板(25),所述定位圆板(2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26),所述套壳(2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杆(27),所述第一轴杆(2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棘齿(28),所述第一轴杆(2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扭簧(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启春,郭晓昀,董艳迎,张广阳,时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