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管理施加到锂离子电池的压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当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锂将与硅形成分子式lixsi的硅合金。这些合金的形成导致si颗粒的体积的增加,该体积可以达到硅颗粒的初始体积的300%。当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xsi合金被脱锂,从而导致硅颗粒的大小的减小。因此,在硅电极和电芯的尺度上,在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循环期间将发生类似于呼吸的准可逆的体积的显著变化。电池寿命期间(连续充电和放电)的体积的这些变化将导致锂离子电池内的高机械应力。si颗粒可以分裂、与集电器分离和/或与电极的逾渗网络电隔离。这些现象然后将导致电池性能的下降。此外,还将发生寄生反应,从而产生不可逆的体积增加,并且因此使电池过早老化。
2、申请de 102009035482 a1描述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包括夹在两个端板之间并形成电芯堆叠体的多个电池电芯。更特别地,锂离子电池包括插入在两个板之间的若干电池电芯,因而形成电芯堆叠体。单元使得可以借助于弹簧并使用主动致动器在堆叠方向上向电芯堆叠体施加压力载荷。根据使用寿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向电池(2)施加可变压力的系统(1),所述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化学电芯,所述至少一个电化学电芯插入在彼此平行的第一端板(4)与第二端板(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组件(7),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平行于两个端板(4,5)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端板(4)相对定位的第一致动壁(8),并且所述第一组件(7)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簧(10),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插入在所述第一致动壁(8)与所述第一端板(4)之间,所述第一致动壁(8)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端板(4)移动以向所述第一板(4)施加压力,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致动壁(8)延伸并由致动器(12)移动的连杆(11)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向电池(2)施加可变压力的系统(1),所述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化学电芯,所述至少一个电化学电芯插入在彼此平行的第一端板(4)与第二端板(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组件(7),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平行于两个端板(4,5)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端板(4)相对定位的第一致动壁(8),并且所述第一组件(7)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簧(10),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插入在所述第一致动壁(8)与所述第一端板(4)之间,所述第一致动壁(8)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端板(4)移动以向所述第一板(4)施加压力,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致动壁(8)延伸并由致动器(12)移动的连杆(11)的移动的作用下,所述连杆(11)通过至少一个凸轮(9)连接到所述第一致动壁(8),所述至少一个凸轮的第一端(16)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连杆(11)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轮的第二端(17)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旋转销周围,所述旋转销紧固至平行于所述第一致动壁(8)的固定壁(19),所述第二端(17)支承抵靠所述第一致动壁(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加压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1)是长型杆,并且所述致动器(12)使所述连杆(11)沿所述连杆(11)的纵向轴线以平移方式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施加压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凸轮(9)包括将所述第一端(16)连接到所述第二端(17)的杆(18),并且所述第二端(17)包括围绕所述旋转销定位的长型段。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施加压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计算机(13),所述计算机旨在用于控制所述致动器(12)以使所述连杆(11)以期望的方向和幅度移动,以便将所述第一致动壁(8)放置在距所述第一端板(4)的给定距离处,其中目的是将每个第一弹簧(10)压缩到更大或更小的程度,以便向所述第一端板(4)施加期望的压力。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施加压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二组件(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