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输配线线路过电压防护,特别涉及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和避雷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一种多腔室间隙类型的线路避雷器的研究日新月异,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的新型避雷器以其材料简单、通流容量大、无热积累效应、无须运维和使用寿命长等特性受到电力系统运维单位认可。随着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推广应用,运维人员发现随外力影响,串联主空气间隙的距离会由于风偏、导线舞动、金具疲劳等原因造成偏移,当偏移过大时造成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雷电冲击动作值抬高或降低,不能有效泄放雷电能量。
2、在相关技术中,为了缓解间隙避雷器的串联主空气间隙的偏移,通常采用设置额外的支撑绝缘子与间隙避雷器并列组成纯空气间隙的固定间隙避雷器。
3、采用相关技术中的间隙避雷器设计方式,由于支撑绝缘子和间隙避雷器的多腔室放电间隙结构均具有一定长度,在长时间使用后受外力作用下,两者本体结构相互之间,或者两者与高压线路之间的连接位置依然存在受外力变形导致串联主空气间隙发生偏移的问题,影响对雷电的泄放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续流多腔室避雷组件(1)、氧化锌避雷器单元(2)和绝缘连接导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2)和所述第二放电电极(13)沿所述绝缘棒(11)的周向所呈夹角范围为0至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2)和所述第二放电电极(13)为球形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11)包括第一棒体(111)和第二棒体(112),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2)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续流多腔室避雷组件(1)、氧化锌避雷器单元(2)和绝缘连接导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2)和所述第二放电电极(13)沿所述绝缘棒(11)的周向所呈夹角范围为0至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2)和所述第二放电电极(13)为球形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11)包括第一棒体(111)和第二棒体(112),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2)设置于所述第一棒体(111)上,所述第二放电电极(13)和所述多腔室放电间隙结构(14)设置于所述第二棒体(112)上,所述第一棒体(111)和所述第二棒体(112)通过扣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11)、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一川,李健,万帅,吴敏,张晓琴,杜雪松,王智凯,刘子皓,王健,张瑞,刘江钒,雷梦飞,谢迎谱,万家伟,方逸闽,胡益香,刘婧,杨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