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的可移动式负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752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的可移动式负压装置,该负压装置是由主管道和垂直于主管道的分管道构成,在主管道一端的风机接口通过管道连接一个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为整体可移动式装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装置的利用效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可调节式抽负压装置,可以调节焙烧炉的温度,使焙烧炉的温度达到最佳状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负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的可移动式负压装置
技术介绍
碳素电极广泛应用在冶炼行业,碳素电极作为冶炼行业的消耗品,每冶炼一吨工 业硅需要100公斤碳素电极,碳素电极的加工工艺效率和碳素电极的成本息息相关,同时 也和铝的冶炼成本有关,因此,控制好碳素电极的加工成本,在市场上会占据优势地位。目 前成熟的焙烧方法是将焙烧炉两侧炉墙加热,将热量传递给碳素电极毛坯的办法加热,将 碳素电极毛坯均匀加热是控制碳素电极焙烧的关键。目前,焙烧的方法是完成一炉,冷却一 炉,再安装一炉,在焙烧完成时,焙烧炉的配套工艺设备抽负压装置固定在炉腔上部位置, 在焙烧炉冷却阶段,该抽负压装置闲置等待,造成设备的利用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利用焙烧炉冷却时间段等待的 工艺设备抽负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的可移动式负压 装置,该负压装置是由主管道和垂直于主管道的分管道构成,在主管道一端的风机接口通 过管道连接一个风机。 进一步,在所述的主管道中部焊接一个用于移动负压装置的吊环。 再进一步,所述的分管道内有一个阀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本技术装置为整体可移动式 装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装置的利用效能。 2、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可调节式抽负压装置,可以调节焙烧炉的温度,使焙烧 炉的温度达到最佳状态。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移动式负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分管道,2阀门,3风机接口,4主管道,5吊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负压装置是由主管道4和垂直于主管道4的分管道1构 成,在主管道4一端的风机接口 3通过管道连接一个风机。在所述的主管道4中部焊接一 个用于移动负压装置的吊环5。所述的分管道1内有一个阀门2。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该装置在工作之时,将各个分管道1插入到焙 烧炉墙的各负压通道内,风机开始工作,在管道内形成负压,阀门2的开度调节可以调节负 压压力,进而调节炉墙内的温度。当焙烧结束时,使用吊车吊住吊环5将该装置整体移动至 下一个焙烧炉位置,工作如此循环进行。 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技术方案原理 所做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的可移动式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压装置是由主管道(4)和垂直于主管道(4)的分管道(1)构成,在主管道(4)一端的风机接口(3)通过管道连接一个风机。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式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管道(4)中部 焊接一个用于移动负压装置的吊环(5)。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式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管道(1)内有一个阀门(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的可移动式负压装置,该负压装置是由主管道和垂直于主管道的分管道构成,在主管道一端的风机接口通过管道连接一个风机;本技术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本技术装置为整体可移动式装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装置的利用效能;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可调节式抽负压装置,可以调节焙烧炉的温度,使焙烧炉的温度达到最佳状态。文档编号H05B7/085GK201476586SQ20092022325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4日专利技术者张保国, 赵长青, 路二毛, 阴国胜 申请人: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的可移动式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压装置是由主管道(4)和垂直于主管道(4)的分管道(1)构成,在主管道(4)一端的风机接口(3)通过管道连接一个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青张保国路二毛阴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