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缝式圆筒变摩擦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653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缝式圆筒变摩擦阻尼器,可应用于建筑结构减振控制及机车减振。包括有缸筒、摩擦环、滑动轴,缸筒在其中部开有竖缝,缸筒内径处处相等;摩擦环安装于缸筒开竖缝的部位且与竖缝中心对齐;竖缝沿缸筒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摩擦环的轴向长度尺寸,摩擦环外径稍大于缸筒内径;摩擦环具有可压缩性,缸筒具有可膨胀性;摩擦环和滑动轴的轴线重合连接为一个整体;摩擦环的两个端面朝向缸筒内壁的一侧设有圆弧倒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尼器能够同时满足工程结构强振和弱振时的减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缝式圆筒变摩擦阻尼器,可应用于建筑结构减振控制及机车减振。亦可用于制作航天、电子、化工、能源、仪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阻尼器。
技术介绍
摩擦阻尼器是一类利用摩擦面的摩擦耗能消散振动能量的控制装置。常见的摩擦阻尼器的核心部位为具有一定预压力的一对或多对摩擦面,外力需要克服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力才能驱使阻尼器的摩擦面发生相对运动。常规摩擦阻尼器的主要缺陷包括 1). —般的建筑用摩擦阻尼器的摩擦面始终处于高预压应力状态,在这种长期高应力状态下摩擦面摩擦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偏离预期设计的工作状态。 2). —般的摩擦阻尼器的预压力和摩擦面的属性都是不能自动发生改变的,因而其提供的摩擦阻力也通常保持不变,阻尼器的滞回曲线接近矩形。具有矩形滞回曲线的阻尼器在工程应用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振动荷载的作用强度,因为此类阻尼器的最大摩擦阻力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比如在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设计中,如果按照强振作用下的情况设计摩擦阻尼器,则该阻尼器在弱振作用下根本不会滑动,而如果按弱振情况确定滑动摩擦力,则该阻尼器在强振作用下将因为出力吨位过小而达不到理想的减振效果。由于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缝式圆筒变摩擦阻尼器,包括有缸筒(1)、摩擦环(2)、滑动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筒(1)在其中部开有竖缝(4);摩擦环(2)安装于缸筒(1)开竖缝(4)的部位且与竖缝(4)沿轴线方向中心对齐;竖缝(4)沿缸筒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摩擦环(2)的轴向长度尺寸;摩擦环(2)的外径稍大于缸筒(1)的内径;摩擦环(2)具有可压缩性,缸筒(1)具有可膨胀性;摩擦环(2)和滑动轴(3)的轴线重合连接为一个整体;摩擦环(2)的两个端面朝向缸筒(1)内壁的一侧设有圆弧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凌云周锡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