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虾加工下脚料防腐保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584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虾加工下脚料防腐保鲜的方法,它是采用将虾加工下脚料先在浸泡液Ⅰ中浸泡,再在浸泡液Ⅱ中浸泡的二次浸泡法;所述的浸泡液Ⅰ是以SO↓[2]计浓度为0.05~0.3%的亚硫酸盐水溶液或是亚硫酸盐与植酸组成的混合水溶液,该混合水溶液中,以SO↓[2]计亚硫酸盐的浓度为0.01~0.3%、植酸的浓度为0.2~0.6%;所述的浸泡液Ⅱ是浓度为100~300ppm的二氧化氯水溶液;虾加工下脚料与浸泡液的用量按重量比例计为:虾加工下脚料50重量份,浸泡液50~100重量份;虾加工下脚料在浸泡液Ⅰ、Ⅱ中的浸泡时间分别为10~20min。该方法常温下可延长虾加工下脚料保鲜期达72小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虾加工业产生的下脚料——虾头、虾壳的防腐保鲜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渔业生产大国,虾类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虾出口加工业的迅速发 展,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虾头、虾壳。此不可食部分占虾重量的35 55 %,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甲壳素及虾青素等有用成分,因此虾加工下脚料的综 合开发利用对提升水产品加工业及整个渔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虾加工下脚料中含有较高活性的内源酶(尤其是蛋白酶)、且由于水分、蛋白 含量高而易受外界微生物污染,因此极易腐败变质,出现发臭、褐变等现象。 传统的方法是将其烘干、粉碎成虾头粉,用于动物饲料,该方法产生的附加值 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近年来人们非常重视虾头、虾壳深加 工、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据初步检索,仅专利文献公开的已授权专利技术就 有酶法分提虾头小肽蛋白和甲壳素的生产线, 一种用虾壳生产甲壳素、虾青 素、蛋白质、钙粉和生物肥料的方法, 一种酶法综合利用虾加工下脚料的方法, 一种用鲜虾壳生产甲壳素、虾青素和蛋白质的方法等一系列新技术。这些新技 术的应用及新产品的开发首先要求保证原料(虾加工下脚料)的新鲜程度,通 常要求TVBN《25mg/100g。目前采用的原料主要是新鲜的和冷冻贮藏的形式, 冷冻忙藏耗能较高、成本较高,而新鲜原料由于保存期极短,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其开发利用,因此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虾加工下脚料防腐保鲜方法是当务 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为虾加工下脚料的深加工、综合 利用提供新鲜度较高的原料的虾加工下脚料防腐保鲜的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它是采用将虾加工下脚料先在浸泡液I中浸泡,再在浸泡液n中浸泡的二次浸泡 法;所述的浸泡液I是以S02计浓度为0.05 0.3%的亚硫酸盐水溶液或是亚硫酸盐与植酸组成的混合水溶液,该混合水溶液中,以S02计亚硫酸盐的浓度为0.01 0.3%、植酸的浓度为0.2 0.6%;所述的浸泡液II是浓度为100 300ppm的二氧化氯水溶液。所述虾加工下脚料与浸泡液I的用量按重量份数比例计算为虾加工下脚料 50重量份,浸泡液I 50 100重量份;上述经浸泡液i浸泡后的虾加工下脚料与浸泡液n用量按重量份数比例计算为.-经浸泡液I浸泡后的虾加工下脚料 50重量份,浸泡液n 50 10o重量份。 所述的亚硫酸盐包括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本专利技术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之虾加 工下脚料防腐保鲜的方法采用二次浸泡法,所述的浸泡液I是以S02计浓度为 0.05 0.3 %的亚硫酸盐水溶液或是亚硫酸盐与植酸组成的混合水溶液,该混合 水溶液中,以S02计亚硫酸盐的浓度为0.01 0.3%、植酸的浓度为0.2 0.6 %;其中的亚硫酸盐作为食品保鲜剂对多酚氧化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有 效防止虾加工下脚料褐变;植酸可有效抑制内源酶活性,防止内源酶引起的蛋 白质分解变质等;所述的浸泡液II——二氧化氯水溶液中的C102是一种国际 上公认的广谱、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具有抑制虾加工下脚料表面微生物 生长及杀灭表面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其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具有钝化、 失活奸加工下脚料中内源酶的活性,另外可降低因为使用亚硫酸盐而产生的 S02残留。本专利技术依次采用亚硫酸盐及植酸、二氧化氯水溶液对虾加工下脚料 进行二次浸泡处理后,置于低温或常温下用黑色塑料薄膜密闭、避光保存,常 温下可延长其保鲜期达72小时,其TVBN《20mg/100g,有效地防止其快速腐 败变质,且残留SO2<50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为虾加工下脚料 的深加工、综合利用提供新鲜度较高的原料。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之的技术特 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无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将虾加工下脚料10kg在20kg浸泡液 I中浸泡20min,捞起沥干;然后在20kg的浸泡液II中浸泡20min,捞起沥 干;置于低温或常温下用黑色塑料薄膜密闭、避光保存。所述的浸泡液I是将40g亚硫酸钠、lOOg植酸溶于20kg水中配制成的亚 硫酸盐与植酸组成的混合水溶液,该混合水溶液中,以S02计亚硫酸盐的浓度 为0.1%、植酸的浓度为0.5%;浸泡液II是浓度为100ppm的二氧化氯水溶液。实施例二,将10kg虾加工下脚料在10kg浸泡液 I中浸泡10min,捞起沥干;然后在10kg的浸泡液II中浸泡15min,捞起沥 干;置于低温或常温下用黑色塑料薄膜密闭、避光保存。所述的浸泡液I是将50g亚硫酸钠、20g植酸溶于10kg水中配制成的亚 硫酸盐与植酸组成的混合水溶液,该混合水溶液中,以S02计亚硫酸盐浓度为 0.25%,植酸的浓度为0.2%;浸泡液II是浓度为150ppm的二氧化氯水溶液。实施例三,将虾加工下脚料10kg在10kg浸泡液 I中浸泡15min,捞起沥干;然后再在20kg的浸泡液II中浸泡20min,捞起 沥干;置于低温或常温下用黑色塑料薄膜密闭、避光保存。所述的浸泡液I是将20g亚硫酸钠溶于10kg水中配制成的以S02计浓度 为0.1 %的亚硫酸盐水溶液;浸泡液II是浓度为200ppm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浸泡液I可以是如实施例三所述仅 仅由以S02计浓度为0.05% 0.3%的亚硫酸盐水溶液组成,也可以是由亚硫 酸盐与植酸组成的混合水溶液,该混合水溶液中,以S02计亚硫酸盐的浓度为 0.01 0.3%、植酸的浓度为0.2 0.6%;根据需要,硫酸盐的浓度以及植酸的 浓度还可以增大或减少。其浸泡时的用量按与虾加工下脚料的重量份数比例计算为虾加工下脚料 50重量份,浸泡液I 50 100重量份;所述的浸泡液II——二氧化氯水溶液的浓度也可以增大或减少, 一般为100 300ppm;其与经浸泡液I浸泡后的虾加工下脚料的用量比例按重量份数 计算为经浸泡液I浸泡后的虾加工下脚料 50重量份, 浸泡液II 50 100重量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变换,虾加工下脚料在浸泡液i 、浸泡液n中的 浸泡时间也可以增加或减少,根据虾加工下脚料的用量以及浸泡液I、浸泡液II的浓度以及用量而定, 一般为10 20min。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变换,所述的浸泡液I可以是将一定浓度的亚硫 酸盐水溶液与一定浓度的植酸水溶液混合制成的混合液;也可以是将固体的亚 硫酸盐和固体的植酸同时溶解于水中配制成的亚硫酸盐与植酸组成的混合水 溶液;该混合水溶液中,以S02计亚硫酸盐的浓度为0.01 0.3%,植酸的浓 度为0.2 0.6%。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变换,所述配制亚硫酸盐水溶液的亚硫酸盐除亚 硫酸钠以外,还包括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将虾加工下脚料先在浸泡液I中浸泡,再在浸泡液II中浸泡的二次浸泡法;所述的浸泡液I是以SO2计浓度为0.05~0.3%的亚硫酸盐水溶液或是亚硫酸盐与植酸组成的混合水溶液,该混合水溶液中,以SO2计亚硫酸盐的浓度为0.01~0.3%、植酸的浓度为0.2~0.6%;所述的浸泡液II是浓度为100~300ppm的二氧化氯水溶液。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虾加工下脚料与浸泡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虾加工下脚料防腐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将虾加工下脚料先在浸泡液Ⅰ中浸泡,再在浸泡液Ⅱ中浸泡的二次浸泡法;所述的浸泡液Ⅰ是以SO↓[2]计浓度为0.05~0.3%的亚硫酸盐水溶液或是亚硫酸盐与植酸组成的混合水溶液,该混合水溶液中,以SO↓[2]计亚硫酸盐的浓度为0.01~0.3%、植酸的浓度为0.2~0.6%;所述的浸泡液Ⅱ是浓度为100~300ppm的二氧化氯水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军杨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