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倾斜式车辆的座椅装置。
技术介绍
1、座椅装置以不同的设计方式由现有技术已知。已知如下倾斜式车辆,在所述倾斜式车辆中并不设置长座椅支架,而是座椅装置直接固定在车辆框架上。由此,不能再沿纵向方向自动调节座椅装置。为了调节座椅装置,座椅装置必须烦琐地在车间中松脱、移动并且再次固定。这证明是时间密集的且成本密集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倾斜式车辆的座椅装置,在所述座椅装置中能实现座椅装置的纵向调节并且降低倾斜式车辆的用户错误操作的风险。
2、所述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倾斜式车辆的座椅装置来解决,所述座椅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长座椅区域,所述第一长座椅区域包括第一座椅面和至少一个第一盆元件,在所述第一座椅面上能布置有用于引导和运行倾斜式车辆的驾驶员;至少一个第二长座椅区域,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包括第二座椅面和至少一个第二盆元件,在所述第二座椅面上能布置有副驾驶员,如同乘者;至少一个载体单元,在所述载体单元上固定或能固定有第一长座椅区域和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倾斜式车辆的座椅装置(2),所述座椅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长座椅区域(4),所述第一长座椅区域包括第一座椅面(5)和至少一个第一盆元件(6),在所述第一座椅面上能布置有用于引导和运行倾斜式车辆的驾驶员;至少一个第二长座椅区域(8),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包括第二座椅面(10)和至少一个第二盆元件(12),在所述第二座椅面上能布置有副驾驶员,如同乘者;至少一个载体单元(14),在所述载体单元上固定或能固定有所述第一长座椅区域(4)和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以及至少一个调节设备(20),至少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能够通过所述调节设备无工具地通过反向于接合方向(2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用于倾斜式车辆的座椅装置(2),所述座椅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长座椅区域(4),所述第一长座椅区域包括第一座椅面(5)和至少一个第一盆元件(6),在所述第一座椅面上能布置有用于引导和运行倾斜式车辆的驾驶员;至少一个第二长座椅区域(8),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包括第二座椅面(10)和至少一个第二盆元件(12),在所述第二座椅面上能布置有副驾驶员,如同乘者;至少一个载体单元(14),在所述载体单元上固定或能固定有所述第一长座椅区域(4)和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以及至少一个调节设备(20),至少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能够通过所述调节设备无工具地通过反向于接合方向(22)的运动从第一座椅位置中松脱并且转移到调节位置中,在所述第一座椅位置中所述第一长座椅区域(4)与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之间的距离最小并且在所述第一座椅位置中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被固定以防横向于接合方向(22)运动,在所述调节位置中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被释放以用于横向于接合方向(22)运动并且横向于接合方向(22)运动的第二长座椅区域(8)在所述调节位置中能通过沿接合方向(22)运动而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座椅位置错开的至少一个第二座椅位置中,在所述第二座椅位置中所述第一长座椅区域(4)与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所述第一座椅位置增大并且在所述第二座椅位置中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被固定以防横向于接合方向(22)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座椅区域(4)以所述第一盆元件(6)在背离所述第一座椅面(5)的一侧上至少局部地以线状或面状接触的方式贴靠在所述载体单元(14)上,和/或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在所述第一座椅位置中和在所述第二座椅位置中以所述第二盆元件(12)在背离所述第二座椅面(10)的一侧上至少局部地以线状或面状接触的方式贴靠在所述载体单元(14)上并且在调节位置中以所述第二盆元件(12)与所述载体单元(14)无接触地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设备(20)包括引导单元(24),通过所述引导单元,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的横向于接合方向(22)的运动被引导或能被引导,所述引导单元(24)包括在所述第二盆元件(12)中的横向于接合方向(22)延伸的贯通的至少一个留空部(26)和沿接合方向(22)延伸且固定在所述载体单元(14)上的螺栓形或销形的至少一个引导器件(28),所述引导器件包括与所述留空部(26)对应的、尤其是互补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留空部(26)在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的第一座椅位置中以第一端部构成用于所述引导器件(28)的止挡部和/或在所述第二长座椅区域(8)的第二座椅位置中以第二端部构成用于所述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