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445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体、表面掺杂、水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利用界面反应形成可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固体纳米晶前驱体,熟化后加入掺杂相,然后通过水热处理形成掺杂纳米晶,最后涂布成膜形成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通过界面反应可形成原始粒径在1‑2纳米左右,集聚体粒径在5纳米左右可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纳米晶前驱体固体乳化剂,熟化后可获得粒径在20‑30纳米左右熟化纳米晶前驱体,经过水热处理的Pickering乳液可直接获得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体、表面掺杂、水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表面掺杂是利用掺杂元素或化合物改变材料表面化学性能或物理性质的技术。表面掺杂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和化学工程等领域,主要目的是改善材料表面导电性、耐腐蚀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提高材料应用价值。表面掺杂方法一般有离子注入法:即通过离子加速器将高能离子注入材料表面,从而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离子注入法可以选择离子种类并精确控制掺杂的浓度和深度实现掺杂。化学掺杂法:如浸渍法和化学沉积法。这些方法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形成新的化合物层,从而改变材料表面性质。纳米掺杂法:利用纳米颗粒在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纳米层可以改变材料表面性质。纳米尺度的颗粒可以实现更为精准控制掺杂浓度,表面掺杂可以改变材料的电子结构,调制其带隙大小、导电性、磁性、光催化性能等,使得材料的性能得以改良,形成新性质和功能的改性材料。

2、纳米晶体指纳米尺寸上的晶体材料,或具有晶体结构的纳米颗粒。纳米晶体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纳米晶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油溶性聚合物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合物相对数均分子量1-5万;油性溶剂为苯、环己烷或正己烷;油溶性金属盐为镉、钴、镍的乙酸盐或异辛酸盐;可形成固体纳米晶前驱体的水溶性盐为硫化钠或硫化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油溶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油溶性聚合物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合物相对数均分子量1-5万;油性溶剂为苯、环己烷或正己烷;油溶性金属盐为镉、钴、镍的乙酸盐或异辛酸盐;可形成固体纳米晶前驱体的水溶性盐为硫化钠或硫化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油溶性聚合物、油性溶剂、油溶性金属盐、可形成固体纳米晶前驱体的水溶性盐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2.0:9.0:0.1-0.5:0.1-0.5:9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两次粉碎采用的超声波生物粉碎机功率均为200w,粉碎温度控制5℃,粉碎时间10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pickering细乳液实现聚合物涂层表面掺杂纳米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入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或氖气,惰性气体的压力为5-10mpa;熟化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芬肖慧张震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