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22441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5
本申请涉及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负极材料包括活性物质及位于活性物质至少部分表面的碳材料,活性物质包括石墨;在负极材料表面随机选取30个点通过拉曼光谱测定,测得位于1345cm<supgt;‑1</supgt;~1355cm<supgt;‑1</supgt;范围内的第一特征峰与位于1570cm<supgt;‑1</supgt;~1610cm<supgt;‑1</supgt;范围内的第二特征峰的峰面积比值为A<subgt;D</subgt;/A<subgt;G</subgt;,0.9≤A<subgt;D</subgt;/A<subgt;G</subgt;≤1.5;且30个测试点的峰面积比值A<subgt;D</subgt;/A<subgt;G</subgt;的平均偏差为A,0.08≤A≤0.2。本申请的负极材料中碳材料对活性物质的包覆均匀性较好,既可以保证负极材料的容量发挥,又可以使负极材料兼顾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负极材料,尤其涉及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等优点,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储能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2、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寿命、高低温性能等关键指标,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石墨负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较高、循环性能较好、制备技术成熟、制造成本较低等特点,是锂离子电池主流的商业化负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制备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造粒工艺,现有石墨材料造粒工艺通常是将物料与固体粘结剂进行简单的混合,而后进入固定床或者移动床设备中,物料需要按照一定的升温制度进行升温、降温,不仅造粒时间长,而且粘结剂不能将物料均匀的包覆,也不能将物料有力的粘结在一起,导致部分石墨物料裸露在外,直接接触电解液,石墨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之间发生不可逆副反应消耗大量电解液,同时使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膜)反复破裂和生成,从而导致石墨负极材料的容量迅速衰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也不佳。p>

3、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活性物质及位于所述活性物质至少部分表面的碳材料,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石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的克容量为X1 mAh/g,压实密度为X2 g/cm3,2C倍率放电时的嵌锂百分数为X3%,0.1C循环300周容量保持率为X4%;所述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传输能力为B,B=0.1X1+10X2+X3+0.3X4,115≤B≤1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活性物质及位于所述活性物质至少部分表面的碳材料,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石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的克容量为x1 mah/g,压实密度为x2 g/cm3,2c倍率放电时的嵌锂百分数为x3%,0.1c循环300周容量保持率为x4%;所述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传输能力为b,b=0.1x1+10x2+x3+0.3x4,115≤b≤1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允良廖斌斌张瑞标刘若琦何鹏任建国贺雪琴王培初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