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管道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37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4
本技术涉及地下输电线路巡检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输电线路管道巡检机器人,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底部安装有麦克纳姆轮,且麦克纳姆轮通过电机控制部件与安装板相连接,安装板顶部固定安装有上位机,安装板顶部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安装有升降调节组件,升降调节组件上安装有升降连接板,升降连接板顶部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上安装有激光雷达和红外摄像头,激光雷达和红外摄像头均与上位机电性连接;本技术能够对激光雷达和红外摄像头的使用高度和使用角度进行调节,实现对管道中不同位置处的输电线路进行巡检,使用更加方便灵活,提升了输电线路管道巡检的全面性,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具体为输电线路管道巡检机器人,属于地下输电线路巡检。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巡检机器人已经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于高危环境下的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几乎所有的制造业工厂都有一套独立的供电系统,且其输电线路常常设置在地下管廊内。保证厂区输电线路的安全至关重要,否则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厂区输电线路若引发火灾隐患,不光影响整个工厂设备的稳定运行,还会危害到厂区工作人员及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为保障厂区输电线路的安全,须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时定点的检查和维护,输电线路巡检已作为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关键一环。通常采用专门的巡检人员对其定期检查,主要是对电缆老化、破损、是否接触不良、断股、开路短路等问题进行检查。地下管廊是在地下的一个隧道空间,地下管廊内不仅光线昏暗潮湿,而且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空气不流通,极易造成缺氧。这样不仅加大了巡检难度,而且更对巡检人员带来严重的危害、风险极高,同时巡检人员仅凭肉眼观测,使得巡检过程不够全面,容易出现漏检情况,巡检效率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电线路管道巡检机器人,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底部安装有麦克纳姆轮(2),且所述麦克纳姆轮(2)通过电机控制部件(3)与所述安装板(1)相连接,所述安装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上位机(4),所述安装板(1)顶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安装有升降调节组件(5),所述升降调节组件(5)上安装有升降连接板(6),所述升降连接板(6)顶部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7),所述角度调节组件(7)上安装有激光雷达(8)和红外摄像头(9),所述激光雷达(8)和所述红外摄像头(9)均与所述上位机(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管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路管道巡检机器人,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底部安装有麦克纳姆轮(2),且所述麦克纳姆轮(2)通过电机控制部件(3)与所述安装板(1)相连接,所述安装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上位机(4),所述安装板(1)顶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安装有升降调节组件(5),所述升降调节组件(5)上安装有升降连接板(6),所述升降连接板(6)顶部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7),所述角度调节组件(7)上安装有激光雷达(8)和红外摄像头(9),所述激光雷达(8)和所述红外摄像头(9)均与所述上位机(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管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5)包括第一伺服电机(501)和双向驱动螺纹杆(50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01)固定在所述限位滑槽一端内壁上,所述双向驱动螺纹杆(502)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滑槽另一端内壁上,且所述双向驱动螺纹杆(502)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管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驱动螺纹杆(502)上安装有螺纹滑块(503),所述螺纹滑块(503)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滑块(503)均滑动卡接在所述限位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管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闻进唐永红王瑞恒张洪杰张祖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