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流器,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
技术介绍
1、在通风空调行业中散流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其能够使出风呈多向均匀流动,便于新风与室内空气的均匀快速混合,使空调区内形成均匀稳定的气流,避免产生局部的风速过大,从而提高人的舒适感。
2、而目前在散流器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风系统水力不平衡,尤其在非设计工况下,即部分风量下,对于不可调节风量的散流器,靠近风机侧的风量大,靠风机远的一端风量小甚至没风(如采用风管式风机盘管系统,靠近盘管侧与远离盘管侧的风口出风量差别很大),使得同一空间内不同区域气流不均,影响人体舒适性;2、对于现有可调节风量的散流器,其方法是在散流器喉口部设置扇形调节阀,通过对某一出风方向的遮挡来调节出风量,同样会使不同方向出风严重不均,影响人体舒适性;3、一般的散流器对气流进行散流的流向是固定的,若工位正对散流器的出风方向,风向不能调节时会使人产生吹风感,影响人体热舒适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包括:
4、散流器壳体,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
5、伸缩杆件,所述伸缩杆件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杆沿散流器壳体的轴中心方向固定安装于进风口处;以及
6、导流组件,设于出风口处,包括第一导流筒以及第二导流筒,所述第一导流筒固定套设于伸缩杆件的自由端
7、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筒以及第二导流筒的出风口端均设置有外翻弧形状的导流环。
8、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筒以及第二导流筒相平行设置。
9、可选的,所述第二导流筒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导流筒呈相平行设置,且依次固定于伸缩杆件上。
10、可选的,所述伸缩杆件设置为电动伸缩杆。
11、可选的,所述伸缩杆件设置为手动调节伸缩杆。
12、可选的,所述伸缩杆件包括由外而内依次呈套接设置的一级伸缩杆、二级伸缩杆、三级伸缩杆以及四级伸缩杆,相邻两伸缩杆之间通过限位卡槽相固定;且二级伸缩杆以及三级伸缩杆的末端均通过连接杆固定有第二导流筒。
13、可选的,所述四级伸缩杆端部设置有操作手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通过对伸缩杆件的逐级压缩或拉伸,可将与各级伸缩杆连接固定的导流筒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各导流筒间的过风通道面积,实现对散流器出风量及出风方向的均匀调节,不仅调节操作简便,调节精度高;而且整个装置构造简单,便于加工与安装,在批量生产中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同时,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散流器无法调节风量及送风气流方向,或风量调节不均匀的弊端;本装置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显著的经济性和很强的实用性,能在城市轨道交通或大型公建空调系统设计中进行推广、借鉴和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筒以及第二导流筒的出风口端均设置有外翻弧形状的导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筒以及第二导流筒相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筒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导流筒呈相平行设置,且依次固定于伸缩杆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件设置为电动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件设置为手动调节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件包括由外而内依次呈套接设置的一级伸缩杆、二级伸缩杆、三级伸缩杆以及四级伸缩杆,相邻两伸缩杆之间通过限位卡槽相固定;且二级伸缩杆以及三级伸缩杆的末端均通过连接杆固定有第二导流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筒以及第二导流筒的出风口端均设置有外翻弧形状的导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筒以及第二导流筒相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筒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导流筒呈相平行设置,且依次固定于伸缩杆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及流向的散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晗旭,雷崇,夏继豪,熊朝辉,向贤华,王华兵,杨礼桢,周强,刘俊,程浩,蔡亚桥,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