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27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芯,属于电池领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电芯,包括芯体、设置在芯体端部的盖板,以及由芯体向外伸出的极耳,芯体外周设置至少一对保护架,保护架设置在芯体与盖板之间;保护架包括分别设置芯体两端的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每对保护架的第一固定部相互连接,第二固定部不连接。利用保护架将芯体周向包裹,使其在组装入壳的过程中,完全不与壳体接触。保护架的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与芯体连接,保护架的开口处与止动架连接,在需要移动时,止动架推动保护架移动,而保护架则带动芯体移动,由此则无需直接对芯体进行接触即可完成芯体的移动,减少了其他设备对芯体的接触,从而避免了芯体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


技术介绍

1、目前,车载动力电池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上,而电芯作为电池的最基本单元,直接决定着动力电池性能的好坏。由于动力电池经常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此时,电池的安全性能就表现的尤为重要,而电池的安全性能与其内部电芯的结构设计息息相关。因此,有利于电芯安全的结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2、针对方型电芯常见的电芯结构为盖板直接与叠芯接触,制程中叠芯的移动主要依赖于盖板推动叠芯进行,该设计结构忽略了此行为对叠芯本身的损伤。因此,一种能够对叠芯起到保护作用的结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在电芯中设置保护架,提高对电芯内部叠芯的保护,避免了盖板对叠芯的损伤。

3、2.技术方案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本技术的一种锂电池电芯,包括芯体、设置在芯体端部的盖板,以及由芯体向外伸出的极耳,所述的芯体外周设置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电芯,包括芯体(1)、设置在芯体(1)端部的盖板,以及由芯体(1)向外伸出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1)外周设置至少一对保护架(2),所述保护架(2)设置在芯体(1)与盖板之间;所述的保护架(2)包括分别设置芯体(1)两端的在第一固定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每对保护架(2)的第一固定部(22)相互连接,第二固定部(23)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架(2)还包括架体(21),所述的第一固定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分别从架体(21)的两端垂直向同一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部(22)长度大于第二固定部(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电芯,包括芯体(1)、设置在芯体(1)端部的盖板,以及由芯体(1)向外伸出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1)外周设置至少一对保护架(2),所述保护架(2)设置在芯体(1)与盖板之间;所述的保护架(2)包括分别设置芯体(1)两端的在第一固定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每对保护架(2)的第一固定部(22)相互连接,第二固定部(23)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架(2)还包括架体(21),所述的第一固定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分别从架体(21)的两端垂直向同一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部(22)长度大于第二固定部(23)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保护架(2)的第一固定部(22)拼接后,拼接处开设供极耳通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耳包括第一极耳(11)和第二极耳(12),所述的第一极耳(11)和第二极耳(12)分别由芯体(1)两端向外伸出,第一极耳(11)与设置在芯体(1)一端的第一盖板(3)连接,第二极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