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空心支撑柱的快速卧式预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427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空心支撑柱的快速卧式预制方法,步骤包括:S1、根据支撑柱的尺寸要求,制作钢筋骨架和组合式模具;S2、配置混凝土用料;S3、将混凝土用料布料于组合式模具中并完成装配;S4、对组合式模具及其内部混凝土用料进行离心处理;S5、对组合式模具及其内部初步离心成型的预制支撑柱进行蒸养处理;S6、拆除组合式模具,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完成预制支撑柱的常温下1~3天养护;该方法采用卧式离心成型工艺代替传统模板浇筑和立式预制工艺,不仅预制得到的支撑柱质量提高,且施工工序少,成本低,且能够使混凝土支撑柱快速成型和强度提升,满足快速脱模起吊,并投入运输的要求,大幅提升生产、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基础,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空心支撑柱的快速卧式预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基础施工建设中,混凝土空心支撑柱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地上、地下、以及水下结构物中基础承重构件,可作为支撑体、桩体、结构柱等使用;在结构上具体由空心混凝土柱体和内置钢筋骨架构成,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具体尺寸。

2、该混凝土空心支撑柱按照制造和施工方法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方法为采用传统的现场浇筑方式制成,另一种方法为在专门预制场地采用立式预制方式完成预制后,再运输至施工场地。其中,传统的现场浇筑方式在实际浇筑时需要通过现场搭设平台内置芯模、外设模板的方式形成与预制支撑柱尺寸相适应的浇筑模型,而后再通过向模型内浇筑混凝土浆形成,浇筑完成后还需要拆除芯模和外模板,具体步骤包括绑扎钢筋,搭设平台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等,不仅施工步骤较为繁琐,且施工效率较低,模板需要倒运至每个浇筑点等问题。而立式预制方式则需要设置配套工程,包括建设预制厂房,引进较为高大的起吊设备等,导致该方法的成本较高,同时在进行立式浇筑过程中柱体高度影响浇筑难度,柱体越高浇筑越难,同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空心支撑柱的快速卧式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支撑柱的快速卧式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式模具(2)中,在上弧形体(201)和下弧形体(202)的两侧纵向接缝处设置连接板(203),使二者通过间隔设置在每侧两个连接板(203)上的多个螺栓连接固定为卧式圆柱形模筒;圆柱形模筒外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条环形定位带,其两端的端侧内壁上均形成有内环形凸台;封端模板(204)为一块板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多个钢筋穿设孔的环形板,且在环形板的外侧板面上垂直固定有多个套筒(2041),各套筒(2041)分别与各钢筋穿设孔一一对应并相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空心支撑柱的快速卧式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支撑柱的快速卧式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式模具(2)中,在上弧形体(201)和下弧形体(202)的两侧纵向接缝处设置连接板(203),使二者通过间隔设置在每侧两个连接板(203)上的多个螺栓连接固定为卧式圆柱形模筒;圆柱形模筒外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条环形定位带,其两端的端侧内壁上均形成有内环形凸台;封端模板(204)为一块板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多个钢筋穿设孔的环形板,且在环形板的外侧板面上垂直固定有多个套筒(2041),各套筒(2041)分别与各钢筋穿设孔一一对应并相贯通;钢筋穿设孔的开设数量及相邻钢筋穿设孔间距分别与钢筋骨架(1)端侧纵筋的数量及相邻纵筋间距相适应,使每块封端模板(204)以其穿设在钢筋骨架(1)的多条纵筋上的方式设置在圆柱形模筒端侧,且其外侧板面抵在邻侧内环形凸台的内侧端面上;在每块封端模板(204)的外侧板面上还沿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l形卡块(206);每个l形卡块(206)的两个条形体分别固定在封端模板(204)和圆柱形模筒上,使钢筋骨架(1)通过两块封端模板(204)紧固固定在圆柱形模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支撑柱的快速卧式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套筒(204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钢筋穿设孔的孔径,其轴向长度为15m~50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支撑柱的快速卧式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套筒(2041)与钢筋骨架(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舟李杰阎玉涛运红岩许书星姚舜禹甄天宇李洪雪孙文冰刘超王功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