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425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转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搅拌板,所述搅拌轴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板,所述第二搅拌板通过转动套转动设置在搅拌轴上,且所述转动套和搅拌轴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搅拌板呈竖直状态;所述搅拌轴呈中空设置,所述搅拌轴内设置有驱动第二搅拌板往复转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有助于使得混凝土原料混合更加均匀,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1、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国防、水利、市政等建设工程中,需求量在不断增大。

2、混凝土的制备通常是通过一定比例的水、水泥、砂和碎石等进行搅拌混合所得。但是实际混合搅拌过程中,因碎石存在一定的重量,会积沉在搅拌罐的底部,因此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原料之间的混合度较差,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得混凝土原料混合更加均匀,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转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搅拌板,所述搅拌轴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板,所述第二搅拌板通过转动套转动设置在搅拌轴上,且所述转动套和搅拌轴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搅拌板呈竖直状态;所述搅拌轴呈中空设置,所述搅拌轴内设置有驱动第二搅拌板往复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杆和安装环板,所述安装杆固定安装在罐体内,所述安装杆伸入搅拌轴内,且所述搅拌轴与安装杆转动配合,所述安装环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杆上,所述安装环板的下侧沿周向设置有齿条部和光滑部,所述转动套上设置有啮齿部,当所述搅拌轴带动第二搅拌板转动时,所述啮齿部会与齿条部啮合,啮合过程中,所述第二搅拌板逐渐转动,当啮齿部与齿条部脱离后,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二搅拌板复位至竖直状态。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原料输送至罐体内后,碎石等密度较大的物质会沉淀在罐体的底侧,在搅拌轴转动时,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随之转动,可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此过程中,因安装杆为固定不动的,因此转动套上的啮齿部会相对安装环板转动,当啮齿部与齿条部啮合时,在齿条部的作用下,啮齿部会带动转动套转动,即使得第二搅拌板倾斜一定角度,直至啮齿部与齿条部脱离,而后因光滑部不与啮齿部啮合,在扭簧的作用下,转动套带动第二搅拌板复位至竖直状态,即第二搅拌板做往复转动运动,在第二搅拌板倾斜时,第二搅拌板会对底层的原料起到向上输送的作用,即可使得沉淀在下层的碎石等向罐体的上侧移动,防止一直堆积在罐体下侧,影响混合的均匀度,且因第二搅拌板为往复的转动,有助于使得罐体内的搅拌运动更加剧烈,即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原料混合的均匀度,进而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5、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板的一侧滑移设置有感应板,且所述感应板位于第二搅拌板转动方向的前侧;所述感应板沿第二搅拌板的宽度方向滑移,且所述第二搅拌板的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感应板的滑移方向一致,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搅拌板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感应板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感应板突出第二搅拌板的表面设置;所述转动套上升降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啮齿部形成于弧形板的上表面,所述感应板通过联动组件驱动弧形板升降。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带动第二搅拌板转动时,第二搅拌板在其转动方向的前侧承受混凝土原料的阻力,当碎石等沉积在罐体下侧时,第二搅拌板承受的阻力会增大,若罐体内分布内混凝土原料较为均匀时,原料的阻力不会克服支撑弹簧的力,即感应板不会滑移,但是在较多碎石位于罐体下侧时,此时阻力上升,会克服支撑弹簧的力,感应板滑移,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弧形板上升至转动套的表面,在搅拌轴带动转动套转动时,啮齿部与齿条部啮合,转动套带动第二搅拌板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对罐体下侧的原料起到向上输送的效果;通过此方式,感应板感知罐体下侧的阻力,可粗略判断出罐体内混凝土原料的分布,在罐体下侧碎石较多时,即阻力较大时,第二搅拌板才会转动倾斜一定角度,对原料起到向上输送的效果。

7、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滑移块和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与感应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沿径向开设有第一滑移槽,且所述第一滑移槽呈水平,所述第一滑移块滑移在第一滑移槽内,所述转动套上开设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与第一滑移槽连通,所述第二滑移槽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滑移块滑移在第二滑移槽内,所述弧形板设置在第二滑移块的上侧,所述第二滑移块的下侧形成有第一楔形面;初始状态下,感应板突出第二搅拌板设置,此时第一滑移块和第一楔形面脱离,当感应板带动第一滑移块滑移,在第一滑移块和第一楔形面的作用下,第二滑移块带动弧形板上升,啮齿部可与齿条部啮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罐体下侧的碎石较多时,感应板在随着第二搅拌板转动时,受到的阻力也会增大,因此感应板会相对第二搅拌板发生滑移,滑移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滑移块在第一滑移槽内滑移,第一滑移块滑移过程中和第一楔形面的配合即可实现第二滑移块的上升,即实现弧形板上升,此时,在搅拌轴带动第二搅拌板转动时,弧形板上的啮齿部会与齿条部啮合,使得第二搅拌板相对搅拌轴发生转动,即第二搅拌板倾斜一定程度,对原料起到向上输送的效果;即通过上述方式,只有罐体下侧出现沉积现象时,第二搅拌板才会转动倾斜一定角度,反之第二搅拌板只会呈竖直状态随着搅拌轴转动。

9、优选的,所述感应板的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破碎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搅拌板随着搅拌轴转动时,破碎齿会与混凝土原料接触,当罐体下侧发生沉积时,第二搅拌板会相对搅拌轴做往复转动的动作,那么此时破碎齿也会做往复的摆动动作,此过程中,破碎齿可对碎石进行破碎,将其中体积较大的碎石破碎,进而提高混凝土原料在罐体内流动的顺畅性,防止碎石体积较大,影响搅拌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杆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板和第二限位环板,所述第一限位环板和第二限位环板之间形成有限位间隙,所述第一滑移块的端部穿出转动套并伸入限位间隙内,所述限位间隙限制第一滑移块竖直方向的位移;当所述第一滑移块滑移至第一滑移槽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一滑移块与转动套同轴转动,所述第一滑移块靠近限位间隙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圆柱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感应板带动第一滑移块滑移时,第一滑移块逐渐滑移至第一滑移槽的另一端并与转动套形成同轴转动,且此时弧形板也会上升,在转动过程中,在齿条部和啮齿部的作用下,转动套会带动第二搅拌板转动一定角度,且第一滑移块会在限位间隙内转动,当第二搅拌板倾斜时,感应板倾斜,垂直作用于感应板表面的力会下降,因此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感应板会存在向外滑移的情况,但是这种变化是因为感应板倾斜所带来的错误感知,因此利用限位间隙对第一滑移块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即在第二搅拌板和感应板倾斜时,第一滑移块无法滑移,即对感应板进行锁定;只有在罐体内下混凝土原料混合相对均匀时,且啮齿部和齿条部脱离时,支撑弹簧才会作用使得感应板复位。

13、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上侧呈开口设置,所述罐体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且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设至安装板的上侧,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一带轮,所述搅拌轴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转动设置有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搅拌板(13),所述搅拌轴(12)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板(2),所述第二搅拌板(2)通过转动套(3)转动设置在搅拌轴(12)上,且所述转动套(3)和搅拌轴(12)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搅拌板(2)呈竖直状态;所述搅拌轴(12)呈中空设置,所述搅拌轴(12)内设置有驱动第二搅拌板(2)往复转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安装杆(41)和安装环板(42),所述安装杆(41)固定安装在罐体(1)内,所述安装杆(41)伸入搅拌轴(12)内,且所述搅拌轴(12)与安装杆(41)转动配合,所述安装环板(42)固定安装在安装杆(41)上,所述安装环板(42)的下侧沿周向设置有齿条部(421)和光滑部(422),所述转动套(3)上设置有啮齿部(61),当所述搅拌轴(12)带动第二搅拌板(2)转动时,所述啮齿部(61)会与齿条部(421)啮合,啮合过程中,所述第二搅拌板(2)逐渐转动,当啮齿部(61)与齿条部(421)脱离后,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二搅拌板(2)复位至竖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板(2)的一侧滑移设置有感应板(5),且所述感应板(5)位于第二搅拌板(2)转动方向的前侧;所述感应板(5)沿第二搅拌板(2)的宽度方向滑移,且所述第二搅拌板(2)的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弹簧(21),所述支撑弹簧(21)的长度方向与感应板(5)的滑移方向一致,所述支撑弹簧(21)的一端与第二搅拌板(2)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弹簧(21)的另一端与感应板(5)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感应板(5)突出第二搅拌板(2)的表面设置;所述转动套(3)上升降设置有弧形板(6),所述啮齿部(61)形成于弧形板(6)的上表面,所述感应板(5)通过联动组件(7)驱动弧形板(6)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7)包括第一滑移块(71)和第二滑移块(72),所述第一滑移块(71)与感应板(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3)沿径向开设有第一滑移槽(31),且所述第一滑移槽(31)呈水平,所述第一滑移块(71)滑移在第一滑移槽(31)内,所述转动套(3)上开设有第二滑移槽(32),所述第二滑移槽(32)与第一滑移槽(31)连通,所述第二滑移槽(32)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滑移块(72)滑移在第二滑移槽(32)内,所述弧形板(6)设置在第二滑移块(72)的上侧,所述第二滑移块(72)的下侧形成有第一楔形面(721);初始状态下,感应板(5)突出第二搅拌板(2)设置,此时第一滑移块(71)和第一楔形面(721)脱离,当感应板(5)带动第一滑移块(71)滑移,在第一滑移块(71)和第一楔形面(721)的作用下,第二滑移块(72)带动弧形板(6)上升,啮齿部(61)可与齿条部(42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板(5)的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破碎齿(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4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板(411)和第二限位环板(412),所述第一限位环板(411)和第二限位环板(412)之间形成有限位间隙(413),所述第一滑移块(71)的端部穿出转动套(3)并伸入限位间隙(413)内,所述限位间隙(413)限制第一滑移块(71)竖直方向的位移;当所述第一滑移块(71)滑移至第一滑移槽(31)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一滑移块(71)与转动套(3)同轴转动,所述第一滑移块(71)靠近限位间隙(413)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圆柱部(7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侧呈开口设置,所述罐体(1)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所述搅拌轴(12)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1)上,且所述搅拌轴(12)的上端穿设至安装板(11)的上侧,所述安装板(11)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一带轮(15),所述搅拌轴(12)的上端同轴固定有第二带轮(16),所述第一带轮(15)和第二带轮(16)上绕设有皮带(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转动设置有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搅拌板(13),所述搅拌轴(12)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板(2),所述第二搅拌板(2)通过转动套(3)转动设置在搅拌轴(12)上,且所述转动套(3)和搅拌轴(12)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搅拌板(2)呈竖直状态;所述搅拌轴(12)呈中空设置,所述搅拌轴(12)内设置有驱动第二搅拌板(2)往复转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安装杆(41)和安装环板(42),所述安装杆(41)固定安装在罐体(1)内,所述安装杆(41)伸入搅拌轴(12)内,且所述搅拌轴(12)与安装杆(41)转动配合,所述安装环板(42)固定安装在安装杆(41)上,所述安装环板(42)的下侧沿周向设置有齿条部(421)和光滑部(422),所述转动套(3)上设置有啮齿部(61),当所述搅拌轴(12)带动第二搅拌板(2)转动时,所述啮齿部(61)会与齿条部(421)啮合,啮合过程中,所述第二搅拌板(2)逐渐转动,当啮齿部(61)与齿条部(421)脱离后,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二搅拌板(2)复位至竖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板(2)的一侧滑移设置有感应板(5),且所述感应板(5)位于第二搅拌板(2)转动方向的前侧;所述感应板(5)沿第二搅拌板(2)的宽度方向滑移,且所述第二搅拌板(2)的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弹簧(21),所述支撑弹簧(21)的长度方向与感应板(5)的滑移方向一致,所述支撑弹簧(21)的一端与第二搅拌板(2)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弹簧(21)的另一端与感应板(5)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感应板(5)突出第二搅拌板(2)的表面设置;所述转动套(3)上升降设置有弧形板(6),所述啮齿部(61)形成于弧形板(6)的上表面,所述感应板(5)通过联动组件(7)驱动弧形板(6)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7)包括第一滑移块(71)和第二滑移块(72),所述第一滑移块(71)与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飞陈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隧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