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输液集成工作站。
技术介绍
1、输液集成工作站需要堆叠数台输液泵、注射泵等一起工作,而堆叠紧凑的机器产生的热量容易聚集,不及时排除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输液工作站散热方式为在工作站内部加装散热风扇,散热器噪音较大,不适合病房看护需要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集成工作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一种输液集成工作站,包括:顶盖、壳体和多个注射泵;
4、所述壳体呈箱体状并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设有朝前敞开的开口,所述内腔包括多个安装腔,多个所述安装腔沿上下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所述注射泵分别可拆安装于各个所述安装腔;
5、所述顶盖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连接槽,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槽可拆连接的连接卡扣;
6、所述壳体的后侧设有电路板和散热装置,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内腔的后侧,所述壳体的后侧设有与所述电路板前后对齐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散热口,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板和散热鳍片,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电路板接触,所述散热鳍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散热鳍片均设置于导热板远离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
7、本技术所提供的输液集成工作站,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壳体和顶盖能够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装置可拆安装于所述散热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装置可拆安装,方便对所述散热装置或所述电路板进行检修维护或更换。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弹性推片和挡块;所述弹性推片包括固定部和推动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推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动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向壳体延伸,所述推动部靠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挡块设有限位部和卡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位部与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位部向所述弹性推片的方向延伸,所述卡位部、壳体以及限位部形成一卡接空间,所述导热板相对的两侧边缘分别卡接于所述卡槽和卡接空间,所述导热板的侧壁与所述限位部抵接。
10、当需要安装所述散热装置时,只需将导热板的一侧卡入到卡接空间内,再将所述导热板旋转压向电路板,使导热板的另一侧由外往内压向弹性推片,将弹性推片的推动部推开而卡入到所述卡槽内。接着,弹性推片的推动部由于弹性力的作用,驱动导热板向限位挡块的方向运动,使导热板的两端分别抵紧于卡接空间和卡槽中,这时导热板与电路板抵接。
11、当需要拆卸所述散热装置时:将导热板推向所述弹性推片,使导热板的一端挤压所述弹性推片并向远离所述挡块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导热板靠近所述挡块的一侧与所述挡块之间提供足够空间让导热板从所述卡接空间中脱离出来。导热板从卡接空间脱离后往外翻出,与电路板和弹性推片分离即可。
12、散热装置的安装方便,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并且节省了检修维护时拆装散热装置所消耗的时间。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位部远离所述限位部的端面以及所述卡位部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倒角避免尖锐的角部刮伤导热板,也能令导热板更容易卡入到卡接空间内。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板和散热鳍片均被完全容纳于所述散热口内,所述散热口的后侧还设有网隔件,所述网隔件设有多个透气网孔,所述网隔件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外侧面相平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装置能够收纳在壳体内,使得壳体的后端平整,方便工作站整体的安装固定。网隔件能够避免异物进入到散热口内,同时能够通过透气网孔进行散热。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有沿前后延伸的安装滑道,所述安装腔设于左右相对的一组安装滑道之间,所述注射泵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卸地滑动嵌设于所述安装滑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注射泵的左右两侧能够分别与壳体左右两侧内壁上的安装滑道连接,使得注射泵能够从壳体的开口插入到安装腔中。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滑道设有往远离壳体的方向凸起的弹性触片,所述弹性触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注射泵左端或右端设有对应的导电触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注射泵安装到所述安装腔内的同时,能够通过所述导电触点与弹性触片接触连通,从而使注射泵能够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节省了注射泵的安装插线接电工作,简化了注射泵的拆装操作流程,同时避免了注射泵漏接电的情况出现。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底部也设有所述连接槽,所述壳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壳体依次上下层叠设置,两个相邻的壳体通过所述连接槽和连接卡扣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数量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壳体之间能够通过连接槽和连接卡扣相互连接,使得多个壳体能够以层叠连接的形式模块化整合在一起,方便进行检测和控制。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公插头,所述壳体和所述顶盖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公插头对应的母插头,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的插设方向沿前后设置,所述壳体上的公插头和母插头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壳体相互拼接时,不同壳体上的公插头和母插头能够相互插合连接,使得不同壳体上的电路板能够通过公、母插头实现电连接,最底部的壳体的母插头用于插设电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200)、壳体(100)和多个注射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30)可拆安装于所述散热口(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1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弹性推片(140)和挡块(150);所述弹性推片(140)包括固定部(141)和推动部(142),所述固定部(14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141)远离所述壳体(100)的一端与推动部(14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部(142)远离固定部(141)的一端向壳体(100)延伸,所述推动部(142)靠近壳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43);所述挡块(150)设有限位部(151)和卡位部(152),所述限位部(15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所述卡位部(152)与所述限位部(151)远离所述壳体(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位部(152)向所述弹性推片(140)的方向延伸,所述卡位部(152)、壳体(100)以及限位部(151)形成一卡接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152)远离所述限位部(151)的端面以及所述卡位部(152)远离所述壳体(100)的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31)和散热鳍片(132)均被完全容纳于所述散热口(120)内,所述散热口(120)的后侧还设有网隔件(160),所述网隔件(160)设有多个透气网孔,所述网隔件(160)与所述壳体(100)的后端外侧面相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有沿前后延伸的、左右相对的安装滑道,所述安装腔设于一组所述安装滑道之间,所述注射泵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卸地滑动嵌设于所述安装滑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道设有往远离壳体(100)的方向凸起的弹性触片,所述弹性触片与所述电路板(110)电性连接,所述注射泵的左端或右端设有对应的导电触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和所述顶盖(200)的底部均设有所述连接槽,所述壳体(10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壳体(100)依次上下层叠设置,两个相邻的壳体(100)通过所述连接槽和连接卡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顶部设有公插头,所述壳体(100)和所述顶盖(200)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公插头对应的母插头(170),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170)的插设方向沿前后设置,所述壳体(100)上的公插头和母插头(170)均与所述电路板(1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200)、壳体(100)和多个注射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30)可拆安装于所述散热口(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1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弹性推片(140)和挡块(150);所述弹性推片(140)包括固定部(141)和推动部(142),所述固定部(14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141)远离所述壳体(100)的一端与推动部(14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部(142)远离固定部(141)的一端向壳体(100)延伸,所述推动部(142)靠近壳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43);所述挡块(150)设有限位部(151)和卡位部(152),所述限位部(15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所述卡位部(152)与所述限位部(151)远离所述壳体(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位部(152)向所述弹性推片(140)的方向延伸,所述卡位部(152)、壳体(100)以及限位部(151)形成一卡接空间,所述导热板(131)相对的两侧边缘分别卡接于所述卡槽(143)和卡接空间,所述导热板(131)的侧壁与所述限位部(15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集成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152)远离所述限位部(151)的端面以及所述卡位部(152)远离所述壳体(100)的端面的连接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花明,钟家敏,尹英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汉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