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特别是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齿轮齿条式馈能减振前叉。
技术介绍
1、减振器是车辆上十分重要的部件,它能降低路面不平度对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现有电动自行车的前叉大多采用油液式减振器,振动能量会直接被减振器耗散,如果能将这些能量回收和转化对于提升车辆运行状况有很大的帮助和价值。馈能减振器可以将这种能量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能量使用效率。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馈能减振器,这种减振器将壳体间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滚珠丝杠的转动运动,并带动电机旋转实现馈能。首先,将该馈能减振器用于车辆时,在颠簸过程中很可能对减振器的内部部件造成损坏,同时滚珠丝杆结构精密,在发生损坏时维修更换困难,制造成本较高;其次,该馈能减振器用在汽车上,无法用于电瓶车上。另外,用在电瓶车的馈能减振器很稀少,没有好的方案,若将馈能减振技术用在电瓶车上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同时也满足了电动自行车的减振需要,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馈能减振结构用于电动自行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齿轮齿条式馈能减振前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架(2),所述主体架(2)上连接有馈能减振组件(3)和连接组件(1),所述馈能减振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架(2)上的具有朝上开口(302a)的传动箱(302),所述传动箱(302)内固定连接有双轴发电机(303),所述双轴发电机(30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馈能减振齿轮(308),传动箱(302)内滑动连接有分别和馈能减振齿轮(308)配合的减振齿条(304),减振齿条(304)的移动方向和内筒(104)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两个和减振齿条(304)一一对应的且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箱(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齿轮齿条式馈能减振前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架(2),所述主体架(2)上连接有馈能减振组件(3)和连接组件(1),所述馈能减振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架(2)上的具有朝上开口(302a)的传动箱(302),所述传动箱(302)内固定连接有双轴发电机(303),所述双轴发电机(30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馈能减振齿轮(308),传动箱(302)内滑动连接有分别和馈能减振齿轮(308)配合的减振齿条(304),减振齿条(304)的移动方向和内筒(104)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两个和减振齿条(304)一一对应的且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箱(302)上的内筒(104),减振齿条(30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能刚好沿着内筒(104)外侧滑动的外筒(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齿轮齿条式馈能减振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01)内连接有齿条固定筒(102),所述减振齿条(304)的下端伸进齿条固定筒(102)内和齿条固定筒(102)固定连接,齿条固定筒(102)上侧和内筒(104)下侧间固定连接有套装在齿条上的复位弹簧(1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齿轮齿条式馈能减振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6),所述复位弹簧(103)的上端连接在限位环(106)下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齿轮齿条式馈能减振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4)外周套装有固定套(105),所述外筒(101)连接在固定套(105)上,固定套(105)内圈刚好滑动连接在内筒(10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齿轮齿条式馈能减振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05)内侧固定有固定环(105a),所述固定环(105a)下侧能和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竞,虞文凯,宦新岩,高悦文,张纯,关栋,沈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