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355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涉及燃烧炉助燃领域,底板与连接架的内部均直线阵列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为安装孔,解决了现有的燃烧炉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其在对于底料进行燃烧时,仅能通过喷火结构来实现对于底料表面的灼烧作业,但其在进行表面灼烧时,位于深层的底料无法被充分的燃烧,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承载架和导管以及喷管,使得在当燃气管在进行供气时,可以通过对于通过固定连接在导管外侧的喷管所喷出的可燃气体进行点燃后,通过启动安装在导向槽中的电动推杆A以及导轨中的电动推杆B来实现对于承载架以及导管的高度以及横向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在当喷管在喷出火焰时可以实现对于当前底料的充分燃烧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烧炉助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


技术介绍

1、燃烧炉最适合用于钢铁样品的燃烧,也可在加入一定的添加剂的情况下燃烧其它样品(如赤铁矿、硅铁、锰铁、炉渣、焦碳、矿石、煤、玻璃、橡胶等),而燃烧炉在进行燃烧时,需要预先将一定的底料进行点燃,并同步的将点燃后的底料投入到炉体的内部进行助燃操作,而现有的燃烧炉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其在对于底料进行燃烧时,仅能通过喷火结构来实现对于底料表面的灼烧作业,但其在进行表面灼烧时,位于深层的底料无法被充分的燃烧,存在着局限性。

2、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专利技术,特再提供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燃烧炉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其在对于底料进行燃烧时,仅能通过喷火结构来实现对于底料表面的灼烧作业,但其在进行表面灼烧时,位于深层的底料无法被充分的燃烧,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底板(1)的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03),连接架(103)共设有两处,且两处连接架(103)呈直线阵列固定连接在底板(1)右端面的前后两侧位置,底板(1)与连接架(103)共同组成了连接结构,且底板(1)与连接架(103)的内部均直线阵列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为安装孔(101),安装孔(101)与连接架(103)以及底板(1)共同组成了承载结构,且底板(1)的顶端面上开设有横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面上所开设的横向槽为导向槽(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底板(1)的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03),连接架(103)共设有两处,且两处连接架(103)呈直线阵列固定连接在底板(1)右端面的前后两侧位置,底板(1)与连接架(103)共同组成了连接结构,且底板(1)与连接架(103)的内部均直线阵列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为安装孔(101),安装孔(101)与连接架(103)以及底板(1)共同组成了承载结构,且底板(1)的顶端面上开设有横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面上所开设的横向槽为导向槽(102),导向槽(102)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导向槽(102)呈直线阵列开设在底板(1)顶端面的前后两侧位置,且底板(1)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主体为底端单向开口的u形结构,且支撑架(2)中横向构件的内部开设有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中横向构件内部所开设的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料斗(201),料斗(201)的主体为上粗下细的锥台型结构,且料斗(201)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料管(202),料管(202)与料斗(201)相贯通,且支撑架(2)中两处纵向构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导辊(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203)的前端同轴安装有斜齿轮a(204),且支撑架(2)中位于前侧的纵向构件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台(205),安装台(205)与支撑架(2)为垂直设置,且安装台(205)的顶端面上安装有电动机(206),电动机(206)的底端安装有输出轴,该输出轴上安装有斜齿轮b(2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轮b(207)与固定连接在导辊(203)前端面上的斜齿轮a(204)相啮合传动,且斜齿轮b(207)与斜齿轮a(204)共同组成了传动结构,且底板(1)顶端面上所开设的导向槽(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森高景栋李文琦陈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市东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