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形绝缘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323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隔离刀闸带电作业工、器具,特别是一种回转形绝缘磨具,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内芯以及打磨层,打磨层环围并固定在内芯外周,内芯和打磨层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打磨层中包含有金刚砂磨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机械强度高、磨削、磨脱及抛光效果好,耐磨性强、重量轻、适用范围广、可带电作业且在与带电体进行高速摩擦时不会产生悬浮电位而造成放电烧坏磨具。金刚砂磨布夹在百洁布中间,根据金刚砂磨布在百洁布中间的装设高度、方式不同,可以起到粗、中、细不同的打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隔离刀闸带电作业工、器具,特别是一种回转形 绝缘磨具。
技术介绍
由于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颗粒粉尘、酸雨等恶劣的大气环境使电力架空线路 的许多部件都存在着污染和腐蚀现象。电力隔离开关的隔离刀闸就经常因污染和腐蚀导致故障率越来越高。通过统计发现70%以上隔离刀闸动静触头存在不同 程度的被污染和腐蚀现象,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污染腐蚀程度过于严重将会直接 影响到其导电性能,引起异常发热,甚至是烧毁隔离刀闸,严重地威胁着电网 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专门对隔离刀闸刀口部分进行清扫打磨,以处理恢复 到满足接触电阻值标准。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磨具均非绝缘材料制成,必须停电 处理才能清扫打磨,由于运行方式所限,隔离刀闸经常是几年或终生都无法得 到停电机会进行清洁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在带电情况下 对电力高压隔离刀闸动静触头的污染和腐蚀部件进行清扫打磨的回转形绝缘磨 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回转形绝缘磨具,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内芯以及打磨层,打磨层环围并固3定在内芯外周,内芯和打磨层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打磨层中包含有金刚砂磨粒。 这样,转动该回转形的绝缘磨具,通过其外围的金刚砂磨粒即可对电力架空 线路中的被污染和腐蚀部件的相应部位进行清扫打磨。由于整个磨具均由绝缘 材料制成,因此可以带电作业。金刚砂磨粒耐磨损、磨削效果好、不易掉粒而 且具有绝缘效果,选择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具有出乎意料的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内芯由软质材料制成,打磨层由平展包覆在内芯外周面的金刚砂磨布组成; 也可以是内芯由硬质材料制成,在内芯和打磨层之间还具有一软质緩沖层,软质緩沖 层是一种绝缘材料,打磨层由平展包覆在软质緩冲层外周面的金刚砂磨布组成。这种平展包覆的金刚砂磨布所组成的打磨层打磨强度好,这种磨具适合作为 4且磨的磨具。对于软质緩冲层的具体选择有多种,最好的选择是工业百洁布。 作为优选,最好选择中密度工业百洁布。 工业百洁布在内芯外周的分布方式也有多种选择一种是将工业百洁布沿内芯圓周方向平展包覆或一层或若干层;另一种方式 是将工业百洁布剪切成若干张等宽且等长的长方形,将此若干张长方形的工业百洁布以同一侧边与内芯圆周面靠触且连接的方式沿内芯圆周方向依次前后靠触的分布。还可以是内芯由硬质材料制成,内芯外周面沿圆周方向依次前后靠触环围有若干个等大的橘瓣形单元,每个橘瓣形单元由中间的软质緩沖层以及呈"n,,形三面含围该软质緩冲层的金刚砂磨布组成,外周面以及接近该外周面的金刚砂磨布组成打磨层。绝缘磨具的进一 步构造还可以这样打磨层由金刚砂磨布和緩沖间层以同 一侧边与内芯圓周面靠触且连接的方 式沿内芯圆周方向依次前后靠触且交错分布,緩冲间层由软质且绝缘材料制成。这样,两金刚砂磨布之间加塞有緩沖间层,并依此沿圆周方向交错分布,从 而组成一种具有一定厚度的圓环状的打磨层,而此打磨层又沿内芯的轴向连续 展沿而最终形成一 圆环柱状。当打磨层与被磨面接触时,金刚砂磨布将与其相邻的緩沖间层压伏,使金刚 砂磨布的磨削面直接与被磨面接触以实现磨削,緩沖间层还可以起到细磨、抛 光以及打扫^^磨面的作用。沿绝缘磨具的径向,金刚砂磨布的径向长度可以与緩冲间层的径向长度平 齐,也可以长于緩冲间层的径向长度。金刚砂磨布的径向长度长于緩冲间层的径向长度而突出的部份,沿绝缘磨具 的轴向间隔剪成复数段。这样,将突出部份的金刚砂磨布沿轴向加工成条状结构,可以针对个别被磨 面高低不平整的特点,不留死角地进行打磨。同时金刚砂磨布在径向的突出部 份,能够确保金刚砂磨布与被磨物体有足够的摩擦力。金刚砂磨布的径向长度长于緩沖间层的径向长度而突出部份的径向长度为 5-20毫米。对于緩沖间层的具体选择有多种,最好的选择是工业百洁布。 工业百洁布软质但较硬村,可以为金刚砂磨布提供很好的铺垫,同时,工业 百洁布还具有很好的抛光及打扫功能,与金刚砂磨布配合具有很好的相辅相成 的效果。金刚砂磨布对顽固污垢起到主要的磨脱作用,细磨具的百洁布同时到抛光作用。作为优选,最好选择中密度工业百洁布。内芯一般可选用树脂材料制成。经常性的选择可以是环氧树脂。 可以使用环氧树脂胶水将金刚砂磨布以及緩沖间层胶连在内芯上。内芯贯通打磨层的内腔, 一端凸露出打磨层轴向端面0. 8-1.5cm。 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磨具的上方需要固定一个罩具,磨具的打磨层外沿不能太 贴近罩具,否则将导致打磨层边缘或者罩具内腔因二者的相互作用而严重磨损, 同时也会增加打磨层的打磨摩擦力,影响打磨速度和效率。因此在打磨层的轴 向上端面应该要有一个支撑点,以保证打磨层和罩具之间有一个间隙空间,克 服了上述的不足之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机械强度高、磨削、磨脱及 抛光效果好,耐磨性强、重量轻、适用范围广、可带电作业且在与带电体进行 高速摩擦时不会产生悬浮电位而造成放电烧坏磨具。金刚砂磨布夹在百洁布中 间,根据金刚砂磨布在百洁布中间的装设高度、方式不同,可以起到粗、中、 细不同的打磨效果。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专利技术细致回转型绝缘磨具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半剖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质回转型绝缘磨具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附图4是图3的俯视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粗制回转型绝缘磨具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半剖示意图)。 附图6是图1的俯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尽的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回转型绝缘磨具,包括内芯1以及由金刚砂磨布31和緩 沖间层32组成的打磨层。内芯1是一种环氧树脂杆,緩冲间层32由中密度工 业百洁布组成,金刚砂磨布31和緩沖间层32在内芯1外围以同一侧边与内芯 圆周面靠触且粘接的方式沿内芯圓周方向依次前后靠触且交错分布,使用环氧 树脂胶水将金刚砂磨布31以及百洁布胶粘在内芯上,金刚砂磨布31的径向长 度与緩沖间层32的径向长度平齐。内芯l贯通打磨层的内腔, 一端凸露出打磨 层轴向端面lcm左右。这是一种细致的回转型绝缘磨具,带动磨具旋转运动, 转速在100-400r/min之间,在带电作业状态下,即可对一般性污祐实施有效的 磨脱和抛光作用。本专利技术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实施例2:参照图3和图4,回转型绝缘磨具,金刚砂磨布31的径向长度长于缓冲间 层32的径向长度,突出部份的径向长度为10毫米,且突出的部份,沿绝缘磨 具的轴向间隔剪成复数段,每段呈一种沿径向向外开叉的短条状。这是一种中 质的回转型绝缘磨具,对于有较厚重的顽固污垢可采用该磨具进行处理。由于 金刚砂磨布加工成条状结构,可以将个别刀口触片高低不平整的特点,不留死 角地进行打磨。同时金刚砂磨布比百洁布高10cm,能够确保金刚砂磨布与被磨 物体有足够的摩削力。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最佳实施例参照图5和图6,回转型绝缘磨具,包括内芯1、软质緩冲层4以及打磨层。 内芯外周面沿圆周方向依次前后靠触环围有若干个等大的橘瓣形单元,每个橘 瓣形单元由中间的软质缓冲层4以及呈"IT"形三面含围该软质緩沖层4的金 刚砂磨布31组成,外周面以及接近该外周面的金刚砂磨布31组成打磨层。内 芯1是一种环氧树脂杆,软质緩沖层4由中密度工业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回转形绝缘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以及打磨层,打磨层环围并固定在内芯外周,内芯和打磨层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打磨层中包含有金刚砂磨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凯林俊山戴子勤黄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厦门电业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