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特别是一种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及其平面曲线拟合方法。
技术介绍
1、盾构法近年来在我国铁路隧道领域发展迅猛,尤其是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应用案例日益增长。一般来讲,为增加断面利用率,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法铁路隧道需在轨下空间设置人员应急疏散、设备平台、管线敷设等功能。业内目前主要采用的做法是在轨下结构中间设置预制口字件,其内部作为人员应急疏散通道,其顶面作为施工时主要运输通道和运营时列车轨道基础,两侧边箱涵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并与口字件连接,作为设备平台、管线敷设空间。
2、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工劳动力需求高的作业难以适应未来施工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需求,全预制轨下结构应运而生。但由于管片整体为圆形,在实际施工中可按一定模数进行旋转,其楔形量为动态值,而全预制轨下结构无法实现动态旋转,若设置楔形节段,其楔形量为固定值,这导致了全预制轨下结构与管片的同步转弯存在一定的误差,并且在不同的曲线半径区段,需要不同的全预制轨下结构,带来了工程投资增加及施工组织难度加大。
3、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1),其特征在于,单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沿其幅宽B方向相对的两个面分别为第一凸圆弧面(13)和第一凹圆弧面(14),相邻两块中一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的所述第一凸圆弧面(13)匹配另一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的所述第一凹圆弧面(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1),其特征在于,单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的所述第一凸圆弧面(13)和所述第一凹圆弧面(14)的弧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1),其特征在于,单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沿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1),其特征在于,单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沿其幅宽b方向相对的两个面分别为第一凸圆弧面(13)和第一凹圆弧面(14),相邻两块中一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的所述第一凸圆弧面(13)匹配另一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的所述第一凹圆弧面(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1),其特征在于,单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的所述第一凸圆弧面(13)和所述第一凹圆弧面(14)的弧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1),其特征在于,单块所述全预制轨下结构(1)沿其结构横向宽度d方向设有口字区域(11)和箱涵区域(12),所述口字区域(1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箱涵区域(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圆弧面(13)为圆柱面或者球面,所述第一凹圆弧面(14)为圆柱面或者球面。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1)的平面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设计: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盾构法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1)的平面曲线拟合方法。
7.一种盾构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波,易丹,应冬霁,林刚,刘轶群,罗世培,史宣陶,夏鑫,宋同伟,李欣励,王呼佳,甄文战,宋沐春,宋南涛,王志远,郭功春,张弛,李科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