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306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膜基板上设有上偏光片,阵列基板上设有下偏光片,上偏光片的透光轴与下偏光片的透光轴相互垂直;彩膜基板上设有多个色阻层以及将多个色阻层相互间隔开的黑矩阵,黑矩阵在朝向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用于反射背光线的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与黑矩阵在彩膜基板上的投影相互重合。通过在彩膜基板上设置与黑矩阵重叠的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使得黑矩阵对应的区域可以反射背光线,以提高对背光线的利用率,降低背光模组的驱动功耗;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可以直接沉积在黑矩阵上,基本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器已取代笨重的crt显示器,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lcd显示器,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各种大中小尺寸的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电子产品,如液晶电视、电脑、手机、pda、gps、车载显示、投影显示、摄像机、数码相机、电子手表、计算器、电子仪器、仪表、公共显示和虚幻显示等多个领域。

2、液晶显示器包括彩膜基板、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位于彩膜基板和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图像显示过程中,lcd平板显示器中每一液晶像素点都由集成在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中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来驱动,再配合外围驱动电路,实现图像显示。但是,彩膜基板的滤光作用,导致液晶显示器对背光的利用率较低,背光模组的驱动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膜基板(10)、与所述彩膜基板(10)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0)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10)与所述阵列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所述彩膜基板(10)上设有上偏光片(41),所述阵列基板(20)上设有下偏光片(42),所述上偏光片(41)的透光轴与所述下偏光片(42)的透光轴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30)的配向方向平行于所述彩膜基板(10)和所述阵列基板(20),所述阵列基板(20)上设有像素电极(22)以及与所述素电极(22)相配合的公共电极(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膜基板(10)、与所述彩膜基板(10)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0)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10)与所述阵列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所述彩膜基板(10)上设有上偏光片(41),所述阵列基板(20)上设有下偏光片(42),所述上偏光片(41)的透光轴与所述下偏光片(42)的透光轴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30)的配向方向平行于所述彩膜基板(10)和所述阵列基板(20),所述阵列基板(20)上设有像素电极(22)以及与所述素电极(22)相配合的公共电极(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13)具有反光轴以及与所述反光轴相互垂直的透光轴,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13)的反光轴与所述下偏光片(42)的透光轴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13)具有反光轴以及与所述反光轴相互垂直的透光轴,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13)的反光轴与所述下偏光片(42)的透光轴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13)具有反光轴以及与所述反光轴相互垂直的透光轴,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13)包括第一区域(131)和第二区域(132),所述第一金属线栅偏振片(13)在所述第一区域(131)的反光轴与所述下偏光片(42)的透光轴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镇郑会龙刘新宇姜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