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医疗器材域,具体的说是积液引流用防堵执行器及重力自流式积液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1、重力自流式积液引流是内科中针对积液的重要处理手段,因其引流管末端无需持续负压抽取而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广泛应用于胸、腹、颅等处的积液引流。但是因积液中往往包含小块的组织碎片,在仅通过重力自流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引流管内的堵塞,不利于积液快速引流。
2、为解决该问题,申请人申请了一种心内科用体内积液引流装置(cn201911270856.x)的专利。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以活动板为触发件,在产生堵塞后自动控制泵开启并将储液罐中的水泵入主通道内,从而以加压的方式清理堵塞。但是在持续改进中发现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首先,该技术方案采用加压后的水进行堵塞物清理,增加了引流管末端的排出物容积,在堵塞物较多的情况下使得积液盛装容器需要频繁更换;且现有的部分积液盛装容器具有容积刻度线,在积液引流结束后通过容积刻度线示出引流出积液的量来作为诊断参数,若积液盛装容器中含有冲洗水则导致引出积液测量不准,影响医生对治疗情况的判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自流式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引流管(7)、后段引流管(11)以及防堵执行器(13),前段引流管(7)的前端设有穿刺针(8)头,后段引流管(11)的后端设有积液容器(15),防堵执行器(13)包括竖管(9)和插接在竖管(9)上的斜管(5),斜管(5)下端与竖管(9)的管腔相连通,斜管(5)的上端向上倾斜分布并与前段引流管(7)的后端相连,竖管(9)的上端通过常闭的电磁阀(4)与高压气源相连,竖管(9)的下端与后段引流管(11)的前端相连,竖管(9)中对应斜管(5)下端的位置设有浮球(14),浮球(14)可在竖管(9)中积液的冲刷作用下处于低位,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自流式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引流管(7)、后段引流管(11)以及防堵执行器(13),前段引流管(7)的前端设有穿刺针(8)头,后段引流管(11)的后端设有积液容器(15),防堵执行器(13)包括竖管(9)和插接在竖管(9)上的斜管(5),斜管(5)下端与竖管(9)的管腔相连通,斜管(5)的上端向上倾斜分布并与前段引流管(7)的后端相连,竖管(9)的上端通过常闭的电磁阀(4)与高压气源相连,竖管(9)的下端与后段引流管(11)的前端相连,竖管(9)中对应斜管(5)下端的位置设有浮球(14),浮球(14)可在竖管(9)中积液的冲刷作用下处于低位,而在堵塞后由积液托起至高位并激发电磁阀(4)的开关,从而由高压气源向竖管(9)上端通入高压空气以冲击清理堵塞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流式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球(14)与顶杆(22)的下端固定,顶杆(22)的上端插设在固定于竖管(9)中的导向套筒(20)中并固定设有滑动导电触点(19),导向套筒(20)筒腔的上部且位于滑动导电触点(19)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导电触点(17),两个固定导电触点(17)串联于电磁阀(4)内线圈(27)的供电电路中,滑动导电触点(19)可在随浮球(14)升起后连接两个固定导电触点(17)以向电磁阀(4)内的线圈(27)供电从而开启电磁阀(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力自流式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导电触点(17)的内侧和滑动导电触点(19)的对应侧部均为对应的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流式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球(14)与顶杆(22)的下端固定,顶杆(22)的上端插设在固定于竖管(9)中的导向套筒(20)中,导向套筒(20)筒腔的上部设有柔性球(24),柔性球(24)的上沿贴合固定于导向套筒(20)中,柔性球(24)的下沿供顶杆(22)挤压形变,柔性球(24)的内腔中盛装有导电液(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珠,袁甜静,王盼盼,陈雨莹,闫亚南,闫雅冰,汤真,曹亚男,张亚琳,张晓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