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及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209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及构建方法,具体为:S1构建石蜡微针阵列,S2:构建聚苯乙烯微针阵列,S3:在S2所述聚苯乙烯微针阵列上沉积石墨烯‑普鲁士蓝电极制作微针阵列生物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构建的聚苯乙烯微针阵列上涂覆石墨烯‑普鲁士蓝电极,实现了石墨烯电极微针传感器的制作,并基于该传感器提供了治疗药物闭环控制系统,将微泵与微针进一步整合,通过微针的中空通道输送治疗药物。利用聚苯乙烯的低成本和生物相容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且易于制造的特点,结合石墨烯‑普鲁士蓝电极,能够在不改变微针结构形状的同时,提高微针的灵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及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微针生物传感器因为体型小、方便、相对安全的特点,由其组建的闭环控制系统常用于对指标物的智能穿戴式实时监测。例如基于糖尿病的胰岛素闭环控制系统,在微针生物传感器上涂覆一层葡萄糖反应酶,监测葡萄糖的浓度,从而实现对胰岛素输注的自动管理。

2、现有的微针传感器可基于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微针的侧壁上制备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但制造电极的过程复杂且昂贵。石墨烯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机械强度、电导率和生物相容性的吸引人的纳米材料。此外,它可以简单地与其他材料组合形成复合墨水。石墨烯复合墨水成为制造感应电极的绝佳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微针生物传感器设备的成本高,不易于制造,实现穿戴使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及构建方法,微针生物传感装置检测指标物,当指标物高于正常浓度时,微泵自动开启,输送治疗药物。

2、具体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石墨烯电极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构建石蜡微针阵列的方法为:将固体石蜡覆盖在聚二甲基硅氧烷凹模上,在70-120℃下熔化并在室温下冷却,将聚苯乙烯溶液涂在石蜡模具上并覆盖所有微针,并在的热板上干燥24-48小时。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的聚苯乙烯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为:

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的微针阵列生物传感器中每个石墨烯-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构建石蜡微针阵列的方法为:将固体石蜡覆盖在聚二甲基硅氧烷凹模上,在70-120℃下熔化并在室温下冷却,将聚苯乙烯溶液涂在石蜡模具上并覆盖所有微针,并在的热板上干燥24-48小时。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的聚苯乙烯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为:

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的微针阵列生物传感器中每个石墨烯-普鲁士蓝电极的宽度为10-50微米、长度为50-100微米;微针顶部和底部的空心孔呈方形或圆形,尺寸分别为100微米和350微米,微针上石墨烯-pb电极层的厚度0.1-40微米。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将所述石墨烯-普鲁士蓝电极涂覆在所述聚苯乙烯微针阵列上的方法为:

6.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极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