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208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的太阳能手电筒,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太阳能手电筒存在的采集光线能量效果不理想、充电量不足、防水、防尘性能较差等问题,它包括设置发光二极管的灯头、带有开关的筒体、后盖、组装在筒体内的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以及设置DC/DC数字模块的控制电路板,其技术要点是:太阳能电池为平板式组件,并与分隔置于筒体内的蓄电池并联组装,筒体正对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周壁设置透明罩,使太阳能电池密封在筒体内的凹槽与透明罩围成的空腔内。与现有太阳能手电筒相比,采集光线能量充分,防水、防尘效果更好、在确保高亮度的同时,还具有过放保护功能,从而显著降低电耗,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电筒,特别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的太阳能手电筒。它属于照明器材领域,适用于日常照明或无电源环境下作业和长期野外作业。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手电筒以电池作为放电能源,但电池的制作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 和人力,而且电池用过后扔掉,不仅造成原材料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而且还会污染 环境,所以使用电池的手电筒已无法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太阳能电 池的太阳能手电筒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太阳能手电筒不具有过放保护功能,长时间使 用会损坏蓄电池。太阳能电池通常置于筒体表面或者反光镜面上,其采光面均随所处位置 的曲面而制成曲面,正对光源时光线的入射光线少,采集光线能量的效果不理想,导致蓄电 池充电的电量不足,不能保证向发光体长时间供电,特别是置于反光镜面时,结构不合理, 影响聚光效果。另外,安装在筒体表面的太阳能电池裸露于外界,其与筒内蓄电池的连接处 防水、防尘性能较差,容易引起电路短路、发生故障,影响使用寿命,不能适用于野外复杂气 候条件下长期作业。现有太阳能手电筒的控制电路采用电阻、三极管等分立元件,其结构复 杂、成本高、稳定性差。采用普通灯珠作为发光体的太阳能手电筒,在同等照度下耗电量较 大,不适于长时间照明,也无法满足使用者对发光亮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的太阳能手电筒,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太阳能手电筒存在的采集光线能量效果不理想、充电量不足、防水、防尘性能较差等问题,与现有太阳能手电筒相比,采集光线能量充分,防水、防尘效果更好、在确保高亮度的同时,还具有过放保护功能,从而显著降低电耗,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太阳能手电筒包括设置发光二极管的灯头、带有开关的筒体、后盖、组装在筒体内的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以及由DC/DC数字模块组成的控制电路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太阳能电池为平板式组件,并与分隔置于所述筒体内的蓄电池并联组装,所述筒体正对所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周壁设置透明罩,使所述太阳能电池密封在所述筒体内的凹槽与所述透明罩围成的空腔内。所述控制电路板放置在所述筒体前端的电气腔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弓I出导线通过 设置在所述电气腔壁上的通孔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连接,所述通孔处利用密封胶密封。 所述筒体与所述后盖通过密封圈连接,所述后盖表面设有防滑纹和挂带栓。 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通过密封圈嵌接在所述灯头内,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在一起。 所述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DC/DC数字模块与分压电阻并联,同时通过所述开关 与利用防反充二极管9并联的所述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组成控制回路,所述DC/DC数字模 块通过限流电阻与并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组成控制回路。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的技术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筒体周壁正对太阳能电池表面 设置透明罩,所以与现有太阳能手电筒相比,使得处于筒体的被透明罩封接形成的空腔内 的太阳能电池,不仅具有防水、防尘、防异物触碰等防护功能,保护太阳能电池不被损坏,避 免水侵蚀电路的优点,而且空腔内的太阳能电池呈平板式组件面向光源时,可使光线的入 射角度达到最大,采集光线能量充分,防水、防尘效果更好。另外,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分 隔设置和并联连接,既可以在确保高亮度的同时,满足用户的充电要求,又具有过放保护功 能,从而显著降低电耗,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太阳能手 电筒存在的采集光线能量效果不理想、充电量不足、防水、防尘性能较差等问题。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除灯头和控制电路板外的一种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中序号说明1发光二级管、2灯头、3开关、4筒体、5太阳能电池、6后盖、7挂带 栓、8蓄电池、9防反充二级管、10DC/DC数字模块、11分压电阻、12限流电阻、13通孔、14密 封圈、15电气腔、16透明罩。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l-4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该太阳能手电筒包括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1的 灯头2、带有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3的筒体4、后盖6、组装在筒体4内的太阳能电池5和蓄 电池8以及设置DC/DC数字模块10的控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等件。太阳能电池5采 用平板式组件结构,组装在筒体4内的凹槽中,并与分隔置于筒体4内的蓄电池8并联组 装。这种设计充分利用筒体4内有限的空间,也便于蓄电池8与太阳能电池5之间的连接, 縮短连接导线长度,降低材料损耗,节约成本。太阳能电池5的规格、形状应根据实际使用 需要确定。筒体4正对太阳能电池5表面的周壁设置透明罩16,使太阳能电池5密封在筒 体4内的凹槽与透明罩16围成的空腔内。这种太阳能电池的平板式组件具有的独特结构, 以及将其封装在由透明罩16与筒体4凹槽所围成的空腔中的设计,与现有手电筒用的曲面 形太阳能电池相比,不仅使太阳能电池的平板式组件具有防水、防尘、防异物触碰等防护功 能,保护其不被损坏,避免水侵蚀电路等优点,而且空腔内的太阳能电池的平板式组件面向 光源时,可使光线的入射角度达到最大,采集光线能量更充分,充电效果更好,确保手电筒 具有高亮度。透明罩16的外表面可与筒体4的周壁的表面成一体,使之手感好,方便握持。 透明罩16的大小和形状视太阳能电池5的规格和形状选择。采用常用加工方法集成的印 刷有DC/DC数字控制模块IO及与分压电阻11、限流电阻12、发光二级管1、防反充二级管 9、太阳能电池5和蓄电池8等件组成相应控制回路的控制电路板,放置在筒体4前端的电 气腔15内,可以避免各控制器件间的导线相互缠绕,并易于与DC/DC数字模块10控制的发 光二极管1、蓄电池8、太阳能电池5和开关3等件的连接。开关3可采用橡胶材质使之与 筒体4间密封固定,以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控制电路板的引出导线通过设置在电气腔15壁上的通孔13与太阳能电池5连接,通孔13处利用密封胶密封,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因 通孔13是太阳能电池5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唯一通道,故其胶封后,即使太阳能电池8因 透明罩16破损遇水,也不会损坏电气腔15内的控制电路板,加强了对控制电路板的保护。 在筒体4与后盖6之间通过密封圈14连接,可以防止水从后盖6与筒体4的连接 处进入筒体4,避免控制电路短路。后盖6表面设有防滑纹和挂带栓7,以便容易地打开后 盖6,轻松地置入或取出蓄电池8。挂带栓7可系挂带,方便使用者携带。 采用通用安装方法,将多个发光二极管1分别通过密封圈嵌接在灯头2内(图中 未示出),再将各发光二极管1并联在一起作为节能发光体替代现有灯珠,这既能保证发光 亮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水不会沿发光二极管1进入电气腔15,有效地防止 损害控制电路板。 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DC/DC数字模块10与分压电阻11并联,以便设置过放电 压保护值,这样就可使控制电路带有过放保护功能;同时DC/DC数字模块10通过开关3与 利用防反充二极管9并联的太阳能电池5和蓄电池8组成控制回路。DC/DC数字模块10通 过限流电阻12与并联的发光二极管1组成控制回路。使用时,当太阳能电池5的电压低于 预先设定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手电筒,包括设置发光二极管的灯头、带有开关的筒体、后盖、组装在筒体内的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以及设置DC/DC数字模块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为平板式组件,并与分隔置于所述筒体内的蓄电池并联组装,所述筒体正对所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周壁设置透明罩,使所述太阳能电池密封在所述筒体内的凹槽与所述透明罩围成的空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振河郑洪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