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砖结构、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90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砖结构、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逆变砖结构包括:包括:电容模块,电容模块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流道槽;第一散热板,第一散热板安装在电容模块的一侧,第一散热板盖设在第一流道槽的开口;功率模块,功率模块设于第一散热板的背离电容模块的一侧且与第一散热板相连。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逆变砖结构,结构简单,布置紧凑,散热效率高,可以很好地减少零部件的使用,降低成本,且使逆变砖结构整体结构集成化程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逆变砖结构、电机控制器、动力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逆变砖结构中一般需要设置散热结构对功率模块散热,在具有冷却流道的逆变砖结构中,往往要单独设置流道板以配合散热板形成流道结构,这使得逆变砖结构中的零部件较多,使逆变砖结构整体集成度较差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逆变砖结构,所述逆变砖结构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使逆变砖结构整体更加紧凑,集成度更好且成本更低。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逆变砖结构的电机控制器。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控制器的动力总成。

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动力总成的车辆。

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逆变砖结构,包括:电容模块,所述电容模块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流道槽;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安装在所述电容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板盖设在所述第一流道槽的开口;功率模块,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第一流道槽的周沿延伸为环形,所述逆变砖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在所述电容模块与所述第一散热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模块包括:电容壳体和电容芯子,所述电容芯子设于所述电容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流道槽设于所述电容壳体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流道槽与所述电容芯子之间通过部分所述电容壳体隔绝。

<p>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模块和所述第一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第一流道槽的周沿延伸为环形,所述逆变砖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在所述电容模块与所述第一散热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模块包括:电容壳体和电容芯子,所述电容芯子设于所述电容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流道槽设于所述电容壳体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流道槽与所述电容芯子之间通过部分所述电容壳体隔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壳体为塑胶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壳体为塑胶件,所述第一散热板为金属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功率模块相连且布置在所述功率模块的背离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功率模块焊接连接,或,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功率模块之间填充导热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槽连通的第一进液孔和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散热板设有在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第二散热板的第二进液孔和第二出液孔,所述第一进液孔连通在所述第二进液孔与所述第一流道槽之间,所述第一出液孔连通在所述第二出液孔与所述第一流道槽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砖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治港徐鲁辉张有新陈玉麒赵博悦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