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充气泵,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车载充气泵及其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1、车载充气泵是充气泵的一种,又叫充气机、打气机、充气泵,通过内部马达的运转来工作,马达运转时,带动活塞在活塞腔中往复运动,抽气时,连通器的进气单向阀被大气的气压冲开,气体进入气筒,而向轮胎中打气时,进气单向阀又被气筒内的气压关闭,同时出气单向阀打开,气体就进入了轮胎中,完成充气操作;
2、车载充气泵使用完成之后需要通过收纳装置对充气泵进行收纳储存,现有的充气泵收纳装置大多数都是具有收缩口的收纳袋,直接将充气泵放置入收纳袋的内部进行储存,收纳袋在使用时不具备防护效果,当汽车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收纳袋会随着充气泵在汽车的内部滚动,导致充气泵与汽车的箱壁直接产生撞击的接触,从而造成充气泵内部的零件受损,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车载充气泵及其收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气泵的收纳装置,包括防护架(1),所述防护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孔柱(6),所述防护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防护架(1)的端部连通有圆环架(4),所述防护架(1)的顶部插接有密封盖(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充气泵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盘(57)设置在防护架(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通孔柱(6)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通孔柱(6)以挤压盘(57)为中心圆周设置,所述充气泵(5)的底部与防护架(1)的内壁底部接触,所述密封盖(3)的底部与支撑板(32)的顶部接触。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气泵的收纳装置,包括防护架(1),所述防护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孔柱(6),所述防护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防护架(1)的端部连通有圆环架(4),所述防护架(1)的顶部插接有密封盖(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充气泵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盘(57)设置在防护架(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通孔柱(6)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通孔柱(6)以挤压盘(57)为中心圆周设置,所述充气泵(5)的底部与防护架(1)的内壁底部接触,所述密封盖(3)的底部与支撑板(32)的顶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充气泵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8)包括滑孔架(20),所述滑孔架(20)的底部与密封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滑孔架(20)与密封盖(3)相互连通,所述滑孔架(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21),所述移动板(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9),所述滑孔架(20)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孔(25),所述移动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力板(24),所述受力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性凹孔块(28),所述磁性凹孔块(28)的顶部插接有磁性卡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充气泵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1)与定位架(26)的数量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架(26)以滑孔架(20)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滑孔筒(30)的内壁与圆杆(22)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29)的表面与限位孔(2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十字架(34)的顶部贯穿密封盖(3)且延伸至密封盖(3)的顶部外端,两个所述移动板(21)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接触,两个所述移动板(21)相互远离的一端贯穿滑孔架(20)且延伸至滑孔架(20)的外端,所述受力板(24)远离移动板(21)的一端延伸至滑孔架(20)的顶部外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充气泵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9)包括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峰,刘心华,汪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驰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