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03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主要解决侵彻战斗部与舱体两点式连接方式中,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刚度较弱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包括舱体、侵彻战斗部、帽型支撑环、紧定螺钉和螺母;帽型支撑环为尾部带有翻边的帽型圆环,侧壁布置有沿环向均布、沿径伸出的支架,同时在侧壁和尾部翻边沿环向均布若干连接孔。应用时,将帽型支撑环的圆环套入侵彻战斗部尾部,圆环内壁与侵彻战斗部壁面留有一定间隙,帽型支撑环的支架与舱体连接,在帽型圆环侧壁和尾部翻边连接孔安装紧定螺钉,通过紧定螺钉使得帽型支撑环与侵彻战斗部之间形成紧固连接,在不产生过约束的情况下获得径向支撑和轴向支撑,提高了侵彻战斗部的连接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弹结构,主要涉及侵彻战斗部尾部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导弹结构设计中,对于侵彻战斗部一般采用两点式连接方式与舱体进行连接,由于侵彻战斗部前端为圆滑的流线型表面,不便于进行连接,因此一般采用中部主连接,尾部辅助连接的方式对战斗部进行约束固定。这种连接方式中,中部主连接位置一般在侵彻战斗部质心处,对战斗部进行所有自由度进行固定连接,理论上实现了固定连接。但是,导弹在机动飞行时所产生的横向过载会对中部主连接尾部形成巨大的弯矩,对中部主连接结构构成较大风险,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会在侵彻战斗部尾部进行连接以降低横向弯矩的影响,因此尾部的连接方式对整个战斗部的连接安全起到重要影响。而一般侵彻战斗部为了达到更好的侵彻效果,仅在中部主连接区设置连接螺纹以便与舱体法兰进行连接,战斗部后段一般设计为侵彻导流槽,没有专门的连接接口,需要根据战斗部和舱体的实际结构形式进行尾部连接方式的设计;cn117516295a公开了一种导弹战斗部与舱体连接结构,主要解决重型战斗部在舱体内的连接强度问题和安装的便利性,既满足强度要求,又降低结构重量;cn117516295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侵彻战斗部(2)、帽型支撑环(3)、紧定螺钉(4)和螺母(5);所述舱体(1)为圆锥型筒状薄壁结构;舱体(1)尾部设置后端面;舱体(1)尾部后端面为敞口;舱体(1)尾部后端面设置舱体翻边(1-1);舱体翻边(1-1)为圆环形;舱体翻边(1-1)的外圆半径与舱体(1)尾部后端面截面的半径相同;舱体翻边(1-1)内圆周设置若干径向凸台(1-2);径向凸台(1-2)端面上设置通孔;所述径向凸台(1-2)沿舱体翻边(1-1)内圆周均匀分布;所述舱体(1)径向凸台(1-2)的数量大于3个;径向凸台(1-2)用于连接帽型支撑环(3);所述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侵彻战斗部(2)、帽型支撑环(3)、紧定螺钉(4)和螺母(5);所述舱体(1)为圆锥型筒状薄壁结构;舱体(1)尾部设置后端面;舱体(1)尾部后端面为敞口;舱体(1)尾部后端面设置舱体翻边(1-1);舱体翻边(1-1)为圆环形;舱体翻边(1-1)的外圆半径与舱体(1)尾部后端面截面的半径相同;舱体翻边(1-1)内圆周设置若干径向凸台(1-2);径向凸台(1-2)端面上设置通孔;所述径向凸台(1-2)沿舱体翻边(1-1)内圆周均匀分布;所述舱体(1)径向凸台(1-2)的数量大于3个;径向凸台(1-2)用于连接帽型支撑环(3);所述舱体(1)内设置侵彻战斗部(2);侵彻战斗部(2)的尾部为圆柱段;舱体(1)内安装侵彻战斗部(2)后,侵彻战斗部(2)的尾部伸出舱体(1)的后端面;侵彻战斗部(2)的尾部底面的外壁设置若干导流槽(2-2);导流槽(2-2)沿侵彻战斗部(2)尾部底面外壁圆周均匀分布;侵彻战斗部(2)尾部的底面设置帽型支撑环(3);所述帽型支撑环(3)为空心圆柱型;帽型支撑环(3)的一个端面外壁设置若干径向支架(3-1);所述径向支架(3-1)在帽型支撑环(3)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径向支架(3-1)端面上设置通孔;所述径向支架(3-1)设置的数量大于3个;径向支架(3-1)沿帽型支撑环(3)外壁环向均匀分布;所述帽型支撑环(3)的另一端面设置帽型支撑环翻边(3-3);帽型支撑环翻边(3-3)为圆环型;帽型支撑环翻边(3-3)的外环半径与帽型支撑环(3)的内圆半径相等;所述帽型支撑环(3)的外壁设置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沿帽型支撑环(3)外壁圆周均匀分布;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内设置紧定螺钉(4);紧定螺钉(4)通过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与侵彻战斗部尾部外壁面(2-1)径向固定,并且顶紧;紧定螺钉(4)上设置安装螺母(5),锁紧紧定螺钉(4)以防止松动;安装紧定螺钉(4)时,只在与侵彻战斗部尾部外壁面(2-1)对应的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李学峰张永励戴存喜韩琰李晓鹏苗劲松李昊马兴普李瑶杨云刚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