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驳装置及工装车立体对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99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驳装置及工装车立体对接系统,涉及工装车转运的技术领域,本技术旨在解决通过输送线对工装车进行接驳,容易出现接驳不稳定或无法正常接驳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有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上滑动连接有叉臂,所述叉臂设置呈“U”型,所述叉臂上设置有四块支撑板,四块所述支撑板呈矩形排布;还包括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竖直设置,顶升装置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链轮,以用于驱动链轮上下移动,所述链轮上啮合有链条,所述链条其中的一端固定设置,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叉臂固定连接。其中对接系统包括有货架、堆垛机、AGV自动引导车以及上述接驳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车转运的,具体涉及一种接驳装置及工装车立体对接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立体库出库接驳都是通过输送线与转运设备进行的,转运装置一般都使用agv自动引导车或者是叉车等。出入库时,堆垛机是按将货物放到输送线上,由输送线将货物传送至出入库口,在由输送线传送到转运装置上进行转运。

2、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对工装车的接驳和转运就非常困难了,因为工装车的下方有行走轮,依靠输送线传送工装车时,很容易出现车体滚动或晃动的现象,而晃动的工装车在输送线与转运装置之间的接驳也很难完成,即由于工装车的晃动,使得工装车接驳到转运装置上的位置出现较大偏差,进而导致转运过程中工装出的受力不平衡,容易出现掉落的问题。同时,堆垛机通过输送线与agv自动引导车接驳时,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导致无法正常接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即通过输送线对工装车进行接驳,容易出现接驳不稳定或无法正常接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接驳装置,其包括有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上滑动连接有叉臂,所述叉臂设置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1),两根所述立柱(1)上滑动连接有叉臂(2),所述叉臂(2)设置呈“U”型,所述叉臂(2)上设置有四块支撑板(21),四块所述支撑板(21)呈矩形排布;还包括有顶升装置(3),顶升装置(3)竖直设置,顶升装置(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链轮(311),以用于驱动链轮(311)上下移动,所述链轮(311)上啮合有链条(312),所述链条(312)其中的一端固定设置,所述链条(312)的另一端与所述叉臂(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有顶升杆(31),所述顶升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1),两根所述立柱(1)上滑动连接有叉臂(2),所述叉臂(2)设置呈“u”型,所述叉臂(2)上设置有四块支撑板(21),四块所述支撑板(21)呈矩形排布;还包括有顶升装置(3),顶升装置(3)竖直设置,顶升装置(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链轮(311),以用于驱动链轮(311)上下移动,所述链轮(311)上啮合有链条(312),所述链条(312)其中的一端固定设置,所述链条(312)的另一端与所述叉臂(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有顶升杆(31),所述顶升杆(31)垂直于所述顶升装置(3)设置,所述链轮(3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链轮(311)分别与顶升杆(31)的两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导轨(11),所述导轨(11)竖直设置,所述叉臂(2)与两条所述导轨(11)滑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详为
申请(专利权)人:非凡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