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084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探头技术领域,公开了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负极引出区和正极引出区的表面涂覆导电涂料,并固化形成导电涂层;将压电晶片和背衬连接,正极引出区在正极导电层上,正极引出区和正极导电层导电连接;沿垂直于导电涂层的方向切割压电晶片和背衬,切割的深度为跨越第一断开区但不贯穿负极导电层;压电晶片被切割为多个并列的阵元;正极引出区被切割为多个并列排布的微阵元引出线,微阵元引出线与阵元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导电涂层替代FPC作为引出件,能够解决FPC极易变形、制作成本高、制作复杂、易出现静电击穿、易短路、易出故障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探头,具体涉及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诊断设备已成为主流医学影像设备,尤其是以超声图像技术为中心的系统已成为普遍使用的医学检查手段。

2、超声诊断仪主要由探头、主机、电源、显示器、壳体及外设组成。超声探头是超声诊断仪的核心部件之一,线阵探头是超声诊断仪的重要部件,现有的线阵探头包括声透镜、匹配层、负极、压电元件、正极、柔性电路板和背衬。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探头内部晶片,在通电状态下产生压电效应,将主机产生的电信号转变为高频振荡的超声信号,又能将从组织脏器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3、传统超声探头往往使用铜箔与铝箔等金属箔片作为负极引出件,覆盖在晶片上起到接地作用,但金属箔片本身容易拉伸变形和撕裂破坏造成部分阵元接地失效,降低工艺可靠性,影响探头使用性能。相关技术中有使用金属镀层作为金属负极引出件,但因其镀层较薄,如何对压电晶片进行设计将金属镀层引出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柔性电路板(fpc)具有一定的柔性且轻薄,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阵元(5)之间通过切割凹槽(10)间隔设置;沿垂直于所述导电涂层的方向,所述切割凹槽(10)贯穿所述正极导电层(2);沿平行于所述导电涂层的方向,所述切割凹槽(10)越过所述第一断开区(3)但不贯穿负极导电层(1),多个所述阵元(5)的负极端连为一体构成公共负极区(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层(1)包括与所述正极导电层(2)相对设置的第一负极导电面(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负极导电面(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阵元(5)之间通过切割凹槽(10)间隔设置;沿垂直于所述导电涂层的方向,所述切割凹槽(10)贯穿所述正极导电层(2);沿平行于所述导电涂层的方向,所述切割凹槽(10)越过所述第一断开区(3)但不贯穿负极导电层(1),多个所述阵元(5)的负极端连为一体构成公共负极区(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层(1)包括与所述正极导电层(2)相对设置的第一负极导电面(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负极导电面(11)和所述正极导电层(2)之间的第二负极导电面(12),所述第一断开区(3)和所述第二负极导电面(12)平行,所述第一断开区(3)和所述第二负极导电面(12)的垂直距离为2mm至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断开区(7)与所述第二负极导电面(12)的垂直距离为4mm至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探头正负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开区(3)的宽度为0.03mm至0.08mm;和/或,所述第一断开区(3)的深度为0.03mm至0.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美林李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