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80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泵用过滤装置,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壳体具有T型进气道、第一过滤空腔、第二过滤空腔和T型排气道,T型进气道包括横向进气通道和纵向进气通道,T型排气道包括横向排气通道和纵向排气通道,第一推动杆滑动设置在横向进气通道内,第一推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封堵组件,第二推动杆滑动设置在横向排气通道内,第二推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封堵组件。通过将其连在烧结炉和真空泵之间,经第一过滤装置或第二过滤装置过滤截留,降低杂质进入真空泵而使真空泵的使用性能下降甚至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泵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1、真空烧结炉是碳化硅烧结的主要设备,碳化硅坯体在烧结过程中,需要将坯体中的粘结剂等杂质通过真空泵排出烧结炉外,这些排出烧结炉的粘结剂等杂质会粘附在真空泵转子上。当真空泵转子上粘附的杂质过多时,会增加转子的磨损,改变电机的负载,使真空泵的使用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泵用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将杂质在进入真空泵之前进行截留,降低杂质对真空泵的影响。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所述壳体具有t型进气道、第一过滤空腔、第二过滤空腔和t型排气道,所述第一过滤空腔与所述第二过滤空腔相互独立;所述t型进气道包括横向进气通道和纵向进气通道,所述纵向进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横向进气通道的中部连接并连通,且所述纵向进气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烧结炉的内腔连通,所述横向进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空腔的进口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横向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空腔的进口连接并连通;所述t型排气道包括横向排气通道和纵向排气通道,所述纵向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排气通道的中部连接并连通,且所述纵向排气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真空泵的进口连通,所述横向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空腔的出口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横向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空腔的进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推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进气通道内,且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横向进气通道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一推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封堵组件,所述第一封堵组件能够封堵所述横向进气通道的一端以使所述纵向进气通道与所述横向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推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排气通道内,且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横向排气通道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二推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封堵组件,所述第二封堵组件能够封堵所述横向排气通道的一端以使所述纵向排气通道与所述横向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

4、优选的,所述第一封堵组件包括第一封闭板和第二封闭板,所述横向进气通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环形挡圈和第二环形挡圈,所述第一环形挡圈和所述第二环形挡圈分别位于所述纵向进气通道的两侧,所述第一环形挡圈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过滤空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封闭板和所述第二封闭板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所述第一封闭板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挡圈远离所述第二环形挡圈的一侧,所述第二封闭板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挡圈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一侧;所述第一封闭板靠近所述第二封闭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封闭板靠近所述第一封闭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环形挡圈远离所述第二环形挡圈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环形挡圈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一侧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封闭板的外径和所述第二封闭板的外径均小于所述横向进气通道的内径,且所述第一封闭板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内径,所述第二封闭板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二环形挡圈的内径。

5、优选的,所述第二封堵组件包括第三封闭板,所述横向排气通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环形挡圈和第四环形挡圈,所述第三环形挡圈和所述第四环形挡圈分别位于所述纵向排气通道的两侧,所述第三环形挡圈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过滤空腔的一侧;所述第三封闭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推动杆上,所述第三封闭板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挡圈和所述第四环形挡圈之间,所述第三封闭板的外径小于所述横向排气通道的内径,且所述第三封闭板的外径均不小于所述第三环形挡圈的内径和所述第四环形挡圈的内径。

6、优选的,所述第一封闭板的外侧壁以及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内侧壁均为第一锥形面,所述第一封闭板上的所述第一锥形面的大口端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一侧;所述第二封闭板的外侧壁以及所述第二环形挡圈的内侧壁均为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二封闭板上的所述第二锥形面的大口端位于远离所述第二环形挡圈的一侧。

7、优选的,所述第三环形挡圈的内侧壁为第三锥形面,所述第四环形挡圈的内侧壁为第四锥形面,所述第三封闭板靠近所述第三环形挡圈的一端外侧壁为所述第三锥形面,所述第三封闭板靠近所述第四环形挡圈的一端外侧壁为所述第四锥形面。

8、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

9、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筒形过滤网和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筒形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空腔内,所述第一筒形过滤网的一端封闭,且所述第一筒形过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排气通道的一端连接并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t型三通管、第一过滤筒体、第二过滤筒体和第二t型三通管,所述第一t型三通管的内腔为所述t型进气道,所述第一过滤筒体的内腔为所述第一过滤空腔,所述第二过滤筒体的内腔为所述第二过滤空腔,所述第二t型三通管的内腔为所述t型排气道;所述第一过滤筒体的进口与所述横向进气通道的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筒体的出口与所述横向排气通道的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筒体的进口与所述横向进气通道远离所述第一过滤筒体的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筒体的出口与所述横向排气通道远离所述第一过滤筒体的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并连通。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为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外径。

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技术提供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通过将其连在烧结炉和真空泵之间,烧结炉内部的杂质会先被第一过滤装置或第二过滤装置过滤截留,过滤后的气体再进入真空泵,从而降低烧结炉内部的杂质粘附再真空泵的转子上,增加转子的磨损、改变电机的负载,降低杂质进入真空泵而使真空泵的使用性能下降甚至损坏的风险;且来自烧结炉的抽吸物能够单次分别在第一过滤装置或第二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当需要对第一过滤装置或第二过滤装置中的一个进行维护或更换滤芯时,使用者仅需通过手动拉动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封闭需要维护或更换滤芯的第一过滤装置或第二过滤装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15、进一步的,推拉第一推动杆能够带动第一封闭板封闭在第一环形挡圈上且此时第二环形挡圈与第二封闭板之间处于分离打开状态或带动第二封闭板封闭在第二环形挡圈上且此时第一环形挡圈与第一封闭板之间处于分离打开状态,其对于第一环形挡圈和第二环形挡圈的开关切换操作简单方便,且当横向进气通道处于连通时,第一封闭板或第二封闭板能够阻挡一定的进气量,从而避免真空泵抽吸力过大导致干扰烧结炉内部烧结情况。

16、进一步的,在横向排气通道的第二推动杆上仅设置一个第三封闭板实现对第三环形挡圈和第四环形挡圈之间开闭的切换,其位于过滤后侧,因此不会阻挡过滤的抽取动力,能够保证过滤后的气体更顺畅的进入真空泵。

17、进一步的,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组件包括第一封闭板和第二封闭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堵组件包括第三封闭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板的外侧壁以及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内侧壁均为第一锥形面,所述第一封闭板上的所述第一锥形面的大口端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挡圈的内侧壁为第三锥形面,所述第四环形挡圈的内侧壁为第四锥形面,所述第三封闭板靠近所述第三环形挡圈的一端外侧壁为所述第三锥形面,所述第三封闭板靠近所述第四环形挡圈的一端外侧壁为所述第四锥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筒形过滤网和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筒形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空腔内,所述第一筒形过滤网的一端封闭,且所述第一筒形过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排气通道的一端连接并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T型三通管、第一过滤筒体、第二过滤筒体和第二T型三通管,所述第一T型三通管的内腔为所述T型进气道,所述第一过滤筒体的内腔为所述第一过滤空腔,所述第二过滤筒体的内腔为所述第二过滤空腔,所述第二T型三通管的内腔为所述T型排气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为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外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组件包括第一封闭板和第二封闭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堵组件包括第三封闭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板的外侧壁以及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内侧壁均为第一锥形面,所述第一封闭板上的所述第一锥形面的大口端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环形挡圈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挡圈的内侧壁为第三锥形面,所述第四环形挡圈的内侧壁为第四锥形面,所述第三封闭板靠近所述第三环形挡圈的一端外侧壁为所述第三锥形面,所述第三封闭板靠近所述第四环形挡圈的一端外侧壁为所述第四锥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两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锦东简武兵田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宝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