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76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和装置。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将待处理液与纳米气泡混合后,送入管式陶瓷膜组件过滤,过滤过程中辅以周期性的超声和反冲洗;管式陶瓷膜组件的分离层上设有亲水性纳米氧化铝颗粒层,分离层的光洁度为10nm以下,水接触角<20°。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采用高强度、化学稳定性、亲水性好、表面光洁度高的陶瓷膜基础上,将纳米气泡、超声、反冲洗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良好的膜表面性能膜污染低的优势,利用了纳米气泡对降低膜浓差极化和膜表面污染的长期高效性,以及超声的水力空化作用和周期性的反冲洗,来降低膜孔堵塞污染,从而将膜材料和膜过程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维持了较高的膜通量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陶瓷膜应用。


技术介绍

1、陶瓷膜以其分离效率高、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等优势已经成功地被用于各种工业体系的分离工艺中,尤其在苛刻的体系和要求比较高的体系分离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关键作用,为广大使用者所接受。

2、正如其他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一样,陶瓷膜在过滤过程中也存在着膜污染的问题。膜污染是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它包括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浓差极化,并由此而在膜表面形成的滤饼或凝胶层,也包括了由于膜孔的弯曲效应和膜材料的表面作用现象而导致的膜孔堵塞,这些都构成了影响膜通量的膜污染阻力因素。在每个膜过程中都会出现,只不过对于不同的膜过程,膜污染的阻力大小不同。因此,我们在膜过滤过程中要采取相应手段,针对不同的膜过程中出现的不同膜污染尽最大限度地降低它的影响,这样才能使得膜过程能在维持比较高的通量下运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对于以悬浮物颗粒为主要分离对象的膜过程,其主要膜污染阻力为浓差极化及膜表面层的污染,膜孔堵塞的污染阻力不占主要因素。因此,目前重点采取的措施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处理液与纳米气泡混合后,送入管式陶瓷膜组件过滤,过滤过程中辅以周期性的超声和反冲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亲水性纳米氧化铝颗粒层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浓度为0.5~6%的乙酸-铝氧烷纳米颗粒溶液涂覆在管式陶瓷膜元件的过渡层上,在温度为600~1300℃的条件下烧结4~12h,自然冷却,形成亲水性纳米氧化铝颗粒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酸-铝氧烷纳米颗粒由无水乙酸和拟薄水铝石反应制得,其中,反应温度为60-110℃,反应时间为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处理液与纳米气泡混合后,送入管式陶瓷膜组件过滤,过滤过程中辅以周期性的超声和反冲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亲水性纳米氧化铝颗粒层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浓度为0.5~6%的乙酸-铝氧烷纳米颗粒溶液涂覆在管式陶瓷膜元件的过渡层上,在温度为600~1300℃的条件下烧结4~12h,自然冷却,形成亲水性纳米氧化铝颗粒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酸-铝氧烷纳米颗粒由无水乙酸和拟薄水铝石反应制得,其中,反应温度为60-110℃,反应时间为30~60min。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冲洗介质由管式陶瓷膜组件的渗透液和纳米气泡混合而成,其中,气体与渗透液体积流量比为1:8~30,纳米气泡的平均粒径为50~200nm,反冲洗压力0.5mpa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料液为含有0~30%悬浮物的悬浮液,前述%为体积百分比。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管式陶瓷膜膜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式陶瓷膜元件的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高唐礼升时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钛净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