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染场地处置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泥磷堆存场喷洗泥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泥磷堆存场挖掘清理施工过程中,为避免污染物外泄,通常需要搭建封闭式设施进行封闭施工。泥磷及其污染物装车后驶离操作空间后,需马上进入就近的清水喷洗装置进行喷洗,确保车辆外部和盛装泥磷及污染物的罐体外部无污染物残留后方可离开,产生的喷洗泥水为呈酸性且夹杂泥砂、碎石等杂质,还会散发有毒烟雾。目前现有技术采用的处置方式是封存外送至处理厂处理,留作装罐密封的水封用水以及现场就地处理三种,现场就地处理目前没有专用设备,处理困难容易造成污染,普通的泥水过滤机虽然可以将泥水分离,但无法阻止烟雾外泄并且没有烟雾净化以及酸性水处理功能。为此,研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泥磷堆存场喷洗泥水分离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磷堆存场喷洗泥水分离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导液板、集泥箱、集气罩、滤网框,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立设于箱体内的底部,将箱体内的下部从左到右依次分为集液室、处理室、暂存室,所述导液板盖设于处理室、暂存室之上,且导液板倾斜,导液板较高一端与箱体内壁固接,较低一端朝向集液室,所述箱体内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搭台、第二搭台,第二搭台所处位置高于第一搭台所处位置,第一搭台位于集液室上方,第二搭台位于导液板上方,所述箱体外设有电机,电机与箱体内的中部的转轴连接,转轴通过连接件与滤网框端部连接,滤网框呈向左倾斜状,滤网框另一端搭载第
3、其中,加药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药剂投加器具,其内存储有碱性药剂;对于集气罩,也可以安装抽风机,增强抽吸烟雾的效果;若需要雾化喷头、喷液头独立运行,可分别安装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是否通水。集液室、处理室、暂存室还可以配备常规监测设备,如ph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以便于准确监测;各个气管、液管还可配备阀门、流量计等本领域常规设备,不再赘述。
4、优选地,所述集泥箱侧面设有清理箱门;打开清理箱门后,以便于清理集泥箱。
5、优选地,所述集液室底部、暂存室底部均设有排液阀;排液阀用于排空。
6、优选地,泥水进管穿过泥水进口,泥水进管位于箱体外的管体底部设有支架;泥磷堆存场喷洗泥水从泥水进管进入箱体内,此时泥水进口、支架起到支撑泥水进管的作用;泥水进管的出水端可伸入箱体内一定距离;在需要清理滤网框时,先将泥水进管适当抽出一定距离,不阻挡滤网框时,在控制滤网框翻转。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泥磷堆存场喷洗产生的泥水进行分离,泥砂等杂质存储在集泥箱中,水存储在集液室,烟雾在箱体内经喷雾净化、水吸收净化,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多级处理提升净化效果,并且所用水为集液室存储的过滤分离得到水,而吸收后的水在处理室中处理,实现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本技术滤网框还具有翻转清洗功能,降低维护难度,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磷堆存场喷洗泥水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导液板(4)、集泥箱(5)、集气罩(6)、滤网框(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立设于箱体(1)内的底部,将箱体(1)内的下部从左到右依次分为集液室(8)、处理室(9)、暂存室(10),所述导液板(4)盖设于处理室(9)、暂存室(10)之上,且导液板(4)倾斜,导液板(4)较高一端与箱体(1)内壁固接,较低一端朝向集液室(8),所述箱体(1)内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搭台(11)、第二搭台(12),第二搭台(12)所处位置高于第一搭台(11)所处位置,第一搭台(11)位于集液室(8)上方,第二搭台(12)位于导液板(4)上方,所述箱体(1)外设有电机,电机与箱体(1)内的中部的转轴(13)连接,转轴(13)通过连接件与滤网框(7)端部连接,滤网框(7)呈向左倾斜状,滤网框(7)另一端搭载第一搭台(11)上,当滤网框(7)翻转后,滤网框(7)端部搭载第二搭台(12)上,所述第一搭台(11)对应的箱体(1)外设有集泥箱(5),集泥箱(5)上部进泥口(14)与箱体(1)内连通,进泥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泥磷堆存场喷洗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箱(5)侧面设有清理箱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泥磷堆存场喷洗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室(8)底部、暂存室(10)底部均设有排液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泥磷堆存场喷洗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泥水进管(29)穿过泥水进口(28),泥水进管(29)位于箱体(1)外的管体底部设有支架(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磷堆存场喷洗泥水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导液板(4)、集泥箱(5)、集气罩(6)、滤网框(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立设于箱体(1)内的底部,将箱体(1)内的下部从左到右依次分为集液室(8)、处理室(9)、暂存室(10),所述导液板(4)盖设于处理室(9)、暂存室(10)之上,且导液板(4)倾斜,导液板(4)较高一端与箱体(1)内壁固接,较低一端朝向集液室(8),所述箱体(1)内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搭台(11)、第二搭台(12),第二搭台(12)所处位置高于第一搭台(11)所处位置,第一搭台(11)位于集液室(8)上方,第二搭台(12)位于导液板(4)上方,所述箱体(1)外设有电机,电机与箱体(1)内的中部的转轴(13)连接,转轴(13)通过连接件与滤网框(7)端部连接,滤网框(7)呈向左倾斜状,滤网框(7)另一端搭载第一搭台(11)上,当滤网框(7)翻转后,滤网框(7)端部搭载第二搭台(12)上,所述第一搭台(11)对应的箱体(1)外设有集泥箱(5),集泥箱(5)上部进泥口(14)与箱体(1)内连通,进泥口(14)与滤网框(7)相对应,集泥箱(5)下部排液口(15)与箱体(1)内连通,排液口(15)设有滤网,排液口(15)与集液室(8)相对应,所述导液板(4)上方对应的箱体(1)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设有集气罩(6),集气罩(6)顶部通过连接管(16)与处理室(9)液面以下的第一气管(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沛艺,杨牧青,和淑娟,和丽萍,朱娴,马子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