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076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具体涉及农业种植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蓝靛果选地整地,蓝靛果选苗、定植,复合模式构建,中药材播种、精准水肥管理,田间管理和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了基于区域生态位的蓝靛果‑中药材生态复合种植模式,形成了具有驱虫防草和减量增效的果药生态复合种植技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蓝靛果‑中药材生态复合种植,该模式土地当量比LER≥1.4,可减少化肥用量10%以上,蓝靛果花色苷含量提升7.01~9.10%,中药材药效成分含量提升6.97~10.07%,抑草和驱虫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应运而生,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是一种新型特色功能性浆果,具有较高保健效果和经济价值,其规模化种植需要机械采收,所以行间距较大,一般2.5~3.0m。较大的行间距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杂草丛生,药剂或人工除草都会造成生产成本的极大提高,而且对蓝靛果生态位构成威胁,不利于高品质果实生产。中药材是中国传统医药产业的重要原料来源,近些年由于野生中药材资源匮乏和人们对中药的认知度提升,中药年消耗量逐渐增加,造成优质中药材原料缺乏,进行中药材人工种植是补充中药原料的重要途径。筛选具有挥发性气味、防虫驱虫功能的中药材和具有早萌发优势的中药材品种,结合种植区域果药作物生态位特点,构建基于生态优势的复合种植模式,形成果药生态复合种植技术。该种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实现浆果和中药材产业协同发展,显著提高蓝靛果和中药材的品质,增加种植户的收入。同时,该种植模式还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果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然而,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保持两种经济作物的共生关系?如何进行中药材品种的选择和搭配?以及如何构建优势互补生态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p>

4、黑龙江省勃利县蓝靛果-赤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从选地、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环节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蓝靛果、赤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cn112514724a“蓝靛果忍冬-酸浆的套种方法”,涉及一种蓝靛果忍冬-酸浆的套种方法,该方法是在蓝靛果忍冬的行间整地做基床,在基床上种植酸浆。所述方法包括:以株距1.8~2.2m×行距3.8~4.2m定植蓝靛果忍冬,控制蓝靛果忍冬苗木株高1.8±0.3m,冠幅1.5±0.2m;在蓝靛果忍冬行间,沿着蓝靛果忍冬造林行走向整地作基床,使基床高为20±2cm、宽为1.2~1.5m;在基床两侧各留宽0.60~0.75m的步道;在基床上按照行距45~55cm×株距38~42cm栽植酸浆,控制酸浆高度为55~65cm;其中控制蓝靛果忍冬苗木株高和冠幅、控制酸浆高度是通过修剪方式实现。

5、cn 114158447 a“一种茖葱和蓝靛果忍冬复合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山野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所述方法包括:基床高25±2cm、宽90cm±2cm;在基床两侧各留宽55~65cm的步道,每第一床开展茖葱和蓝靛果忍冬复合种植,第二床只种植茖葱。蓝靛果忍冬以株距2.5~3.5m×行距2.5~3.5m定植。茖葱以株行距10cm×10cm定植;蓝靛果忍冬苗床栽植茗葱时应保留半径≥50cm的蓝靛果忍冬种植穴。其专利技术特色是茖葱和蓝靛果忍冬因对水肥、ph值等要求相近,可统一管理,无须单独设计管理方案,且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水、肥的使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值。

6、黄芩-果树间作的生态种植技术探究,通过对黄芩-123小苹果间作移栽、单作移栽和单作直播3种种植模式下黄芩种子的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及3种种植模式下黄芩药材的产量、黄芩苷含量、白粉病病情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单作直播种植模式相比,黄芩-果树间作种植模式提高了黄芩种子和药材的产量,降低了黄芩白粉病病情指数,经济产值是黄芩单作移栽种植模式的2.96倍,是单作苹果种植模式的1.32倍。其特色是从减少农药施用方面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间作价值。

7、现有蓝靛果与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相对较少,cn 112514724 a、cn 114158447a及蓝靛果-赤芍复合种植技术均是以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主设计,没有从不同作物的生态位、生态环境及品质提升角度进行不同种植密度、条带行比构建、品种搭配、化肥减量增效等方式进行复合生态种植体系研究,从而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而其他果树与中药材间作相对模式构建比较单一,或对生态种植方面的单一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没有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制约、相互共生的多角度因素进行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依据蓝靛果-中药材的生态位特点人为构建的在时间上多序列或在空间上多层次的生产模式,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通过不同种植密度、时空构建模式、养分调控等种群间生态关系研究,来协同光、温、水、肥、病虫害等生态因子的集约作用对相互的产量、品质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评价,从而实现果药生态复合种植模式可持续发展。

3、在本专利技术的这个复合种植系统中,蓝靛果和中草药各自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提高了整个拟境生态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步骤一,蓝靛果选地整地

7、选择适合蓝靛果生长的栽植地,旋耕、耙平,去掉杂物;

8、步骤二,蓝靛果选苗、定植

9、选择蓝靛果一级苗作为定植苗,以株距1.2~1.5m×行距2.5~3.0m进行条行定植;

10、步骤三,复合模式构建

11、蓝靛果-中药材条带行比空间模式构建,根据种植中药材的品种特点,在蓝靛果的行间做床或起垄,进行中药材带状种植,带宽120~150cm,蓝靛果:中药材行比为2:3~7。床边或垄距蓝靛果植株65cm~75cm;

12、步骤四,中药材播种

13、种前整地、旋耕、耙平、去掉杂物,选择合适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或芽根;根据中药材品种特点进行做床或起垄,进行中药种植;

14、步骤五,水肥管理

15、蓝靛果、中药材除基肥外采用滴灌设备进行水肥一体化精准施用,施肥量依据当地测土施肥结果结合蓝靛果和中药材目标产量进行施肥量核算;

16、步骤六,田间管理

17、除草防病,蓝靛果采用可降解地膜覆盖根部进行防草,虫害可搭配种植有挥发气味的中药材进行防治,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症;中药材在出苗前采用生物封闭药进行防草,在苗期采用人工结合机械方式除草,后期植株繁茂后抑制杂草生长;中药材病虫害可采用自身挥发气味结合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18、蓝靛果通过剪枝和疏枝控制其株高≤1.8m,株高:冠幅≥1.1,其目的是减少中药材遮阴,提高光合效率,适当的冠幅还为中药材生长提供合适的郁闭度,达到拟境生态种植的目的;

19、步骤七,收获

20、蓝靛果8月果实成熟进行机械采收;中药材成熟后根据其特点进行果实、花或根茎采收。

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适合蓝靛果生长的栽植地地势坡度≤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适合蓝靛果生长的栽植地条件为地势坡度≤25°、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带作为栽植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旋耕深度为3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蓝靛果一级苗为3年生及以上苗龄、健壮饱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中药材带状种植带宽120cm~150cm,蓝靛果:中药材行比为2: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旋耕深度20~3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合适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或芽根要求为健康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或选择健康饱满、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种苗和芽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种子繁殖的中药材需要做床,开沟3~5cm条播,覆土1~2cm压实,苗期间苗,保持行株距20~30cm×10~20cm;移栽种植的中药材需要起垄穴栽,垄高20cm,在垄上挖10~15cm穴,将芽根或种苗放入覆土,行株距50~60cm×30~4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施用基肥具体为蓝靛果穴施有机肥8000~10000kg+磷酸二铵150kg/公顷;中药材划沟条施有机肥5000~8000kg+磷酸二铵150kg/公顷;后期滴灌追肥蓝靛果在展叶期施用水溶尿素90~160kg/公顷,果实膨大期施用水溶磷钾复合肥200~250kg/公顷;中药材在苗期施用水溶尿素120~200kg/公顷,在花前期施用水溶磷钾复合肥200~350kg/公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适合蓝靛果生长的栽植地条件为地势坡度≤25°、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带作为栽植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旋耕深度为3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蓝靛果一级苗为3年生及以上苗龄、健壮饱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中药材带状种植带宽120cm~150cm,蓝靛果:中药材行比为2: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旋耕深度20~3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靛果-中药材条带复合生态种植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民吕品王立民师军张继舟何丹娆周丽萍王化周琳赵雪莹刘晓佳魏殿文张悦吴雪曲彦明张善龙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