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辅助装置,尤指一种小型卷帘动力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坊间居家、办公室使用窗帘遮阳或装饰,已成为相当普及的现象,然对于窗帘拉启、收合方式,大都利用卷帘1,请参阅图1至图3,该卷帘1具有一轨道11、一管体12及二分别与该轨道11两侧安装的固定托架13,并通过设置在该管体12左端的一拉启收合装置14,该拉启收合装置14具有一卷簧141及一固定装置142,拉一下时,窗帘布16则向下启开,再拉一下,窗帘布16即向上收合时,经由设置在该管体12右端的一缓冲装置15而呈现徐徐收合。该卷帘1通常属于较大直径,其内部装设的该卷簧141的直径粗大且卷收力量也大,足以使该卷帘1的窗帘布16卷收。
2、但是,该卷帘1如果要缩小直径运用至较小空间如汽车窗帘时,需使用较细小的卷簧,该卷簧将产生卷收力道不够的状况,实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该卷帘使用较细小的卷簧产生卷收力道不够所衍生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卷帘动力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辅助装置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卷帘动力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部包含连接该连接凸杆一侧的一凸框边、以及分别连接该凸框边与该连接凹部之间的二壁面,该凸框边上方设置一凹槽,该容置部自该凸框边至该连接凹部包括一第一空间、一与该第一空间不相通的第二空间、以及一与该第二空间相通的第三空间,该第一空间自该容置部内底端凸设一第一框圆,以连接该二壁面的内侧及相反于该连接凸杆的该凸框边一侧,该第二空间自该容置部的内底端凸设一第二框圆,以连接该二壁面的内侧及该第一框圆,该第三空间自该容置部的内底端凸设一第三框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卷帘动力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辅助装置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卷帘动力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部包含连接该连接凸杆一侧的一凸框边、以及分别连接该凸框边与该连接凹部之间的二壁面,该凸框边上方设置一凹槽,该容置部自该凸框边至该连接凹部包括一第一空间、一与该第一空间不相通的第二空间、以及一与该第二空间相通的第三空间,该第一空间自该容置部内底端凸设一第一框圆,以连接该二壁面的内侧及相反于该连接凸杆的该凸框边一侧,该第二空间自该容置部的内底端凸设一第二框圆,以连接该二壁面的内侧及该第一框圆,该第三空间自该容置部的内底端凸设一第三框圆,以连接该二壁面的内侧及该第二框圆,其中该第一框圆与该第二框圆之间分别从该二壁面的内侧延设一补强凸体,该第二框圆与该第三框圆之间为相通,该第一空间及该第二空间分别自该容置部的内底端向上延伸一轴杆,二该轴杆的上方分别设置一具有一螺孔的凸接部、下方延伸一外径比二该轴杆的外径大的第一抵接块,该第一空间的内径等同该第二空间的内径,该第一空间及该第二空间的内径比该第三空间的内径大,该第三空间自该容置部的内底端向上延伸一第二抵接块,该第二抵接块设置一穿孔;其中,该连接凸杆外形呈六角形,该连接凸杆设置一呈六角形的凹孔,该连接凸杆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贯穿该凹孔的一固定孔,通过一第一固定件穿入二该固定孔固定;其中,该连接凹部设置一第一凹圆以及从该容置部的方向且邻接该第一凹圆一侧的一第二凹圆,该第二凹圆的内径比该第一凹圆的内径大,而位在该连接凹部的该第一凹圆两侧的上方分别设置一螺固孔及分别位在二该螺固孔侧边的一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卷帘动力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包含一第一压板、分别连接该第一压板两侧且朝外延伸的二第二压板、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压板一端的第三压板,该第一压板包含一凸体、二凸压体以及一抵压杆,其中该凸体设置在该第一压板一端并卡合该凸框边的该凹槽,该二凸压体分别以该二第二压板为中央并形成于该第一压板的一底侧延伸,该二凸压体底部分别设置一凹陷面,二该凹陷面分别供二该凸接部置入,而设置在该第一压板的上方且对应该二凸压体的二沉埋孔,通过二第一固定件分别穿伸该二沉埋孔并穿入二该凸接部的二该螺孔对应锁固,该抵压杆则设置在该第一压板相反于该凸体的该底侧,该抵压杆包含一十字柱体以及一自该十字柱体的底侧向下延伸的凸柱,该凸柱与该变速部枢接,且以该十字柱体抵接在该变速小齿轮的上方,该二第二压板分别自该第一压板的该二凸压体之间的两侧向下弯设呈弯弧状,以盖合该二壁面上,该二第二压板分别包含设置在该二第二压板底侧且各向内凸设的二抵靠凸端、以及分别从该二抵靠凸端内部挖设呈中空状的一卡合槽,该二抵靠凸端分别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庆兴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