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57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10
一种斑马帘,包含一上轨、一卷帘装置、二固定托架、一下轨及一帘片。该上轨包含一第一轴套及一第二轴套。该第一轴套设置一第一凸轴。该第二轴套包括一轴壳、一第二凸轴、一弹簧及一定位件。该帘片包括多数个间隔交互设置的透光部及不透光部,该帘片的一始端固定在该上轨及该帘片的一终端卷绕在该卷帘装置内;通过该弹簧而使该第二轴套形成位在该第二嵌体的该容室内部的前后移动范围,用以按压该第二轴套而使该斑马帘由该些固定托架拆下,调整该斑马帘的前、后重叠该帘片的该些透光部与该些不透光部的对称位置后,再按压该第二轴套而使该斑马帘由该些固定托架组装固定。马帘由该些固定托架组装固定。马帘由该些固定托架组装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斑马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帘,尤指一种方便使用者依照需要调整帘片的多数个间隔交互设置的透光部及不透光部的对称位置的斑马帘。

技术介绍

[0002]坊间居家、办公室门窗等地点,用以达到遮蔽阳光及装饰功能的斑马帘1已成为相当普及的现象。但是,现有一该斑马帘1的该帘片11形成的间隔列或行位置,请参阅图1所示,该帘片11包括多数个间隔交互设置的透光部12及不透光部13,该些透光部12分别设置一镂空孔121,该些不透光部13未设置镂空孔。当该帘片11在完成环设组装具有前、后重叠双层的该斑马帘1时,将该帘片11的后端110固定住,该帘片11的前端111穿绕过一下轨14并卷绕至一套管15的外周缘,透过一例如链条或绳索的拉绳16手动卷收或向下拉动该帘片11的该些透光部12及该些不透光部13的对称位置,以便于调整室内空间光线明暗。
[0003]如果组装该斑马帘1的该帘片11的时候,使用者以该拉绳16手动向下拉动该斑马帘1的该帘片11,而使该斑马帘1的该帘片11的底端会碰抵到窗台17,并发现该帘片11的该些透光部12及该些不透光部13的对称位置未完全对准,且使该帘片11的底端产生皱折,影响该帘片11整体的美观,使用者根本无法从该帘片11被固定住的后端110取下,使用者也不可能依照需要调整该帘片11的该些透光部12及该些不透光部13的对称位置。因此,必须要将该帘片11重新拆下,再重新调整所需要的该些透光部12及该些不透光部13的对称位置后,再将该帘片11重新组装及该帘片11的后端110固定住。由此,调整该帘片11的操作过程中,麻烦又耗费工时。再者,所述该斑马帘1的该帘片11以该拉绳16手动卷收或向下拉动,该拉绳16容易让孩童作为嬉戏把玩的玩具,其存在有危险性,甚至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难以增加需求性,进而影响整体该斑马帘1的实用性。
[0004]另,业界再将现有一该斑马帘1的该拉绳16安全的问题,研创出现有另一的一种斑马帘2,请参阅图2所示,该斑马帘2主要内部利用一弹簧(图未示出)来卷收目的的一卷帘装置21,再配合一具有一配重体(图未示出)的下轨22,供使用者通过该下轨22施以向上或向下力量而自动卷收或拉动一帘片23,让使用者可自动卷收自己所需要帘片23的位置,无须以拉绳上下拉动该帘片23的收放,不会发生危险。该斑马帘2虽然具有安全性,但是,如果组装该斑马帘2的该帘片23的时候,使用者通过该下轨22施以向下力量拉动该斑马帘2的该帘片23,而使该斑马帘2的该帘片23的底端会碰抵到窗台26,并发现该帘片23多数个间隔交互设置的透光部24及不透光部25的对称位置未完全对准,且使该帘片23的底端产生皱折,影响该帘片23整体的美观。再者,该斑马帘2通常是厂商组装好装设在使用者所需要的位置上,使用者根本无法从该帘片23被固定住的后端230取下,使用者也不可能依照需要调整该帘片23的该些透光部24及该些不透光部25的对称位置。因此,必须要将该帘片23重新拆下,再重新调整所需要的该些透光部24及该些不透光部25的对称位置后,再将该帘片23重新组装及将该帘片23的后端230固定住。由此,调整该帘片23的操作过程中,既麻烦又耗时。所以此现有另一该斑马帘2具有上述的缺失,实有待进一步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另一该斑马帘所衍生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斑马帘,包含一上轨、一卷帘装置、二相对应且分别供该卷帘装置及该上轨的两端轴接及固定在窗户上方两侧的固定托架、一下轨,以及两端分别固定在该上轨与该卷帘装置并穿绕该上轨、该下轨及该卷帘装置外缘的一帘片。其中,该上轨包含一位在该上轨一端的第一轴套,以及一位在该上轨朝相对于该第一轴套一端的第二轴套,该上轨供该帘片的一始端嵌接并在该上轨外周缘卷绕,该第一轴套包含一套入在该上轨一端内部的第一嵌体、一连接该第一嵌体一端并盖合在该上轨一端外侧的第一盖垣,以及一朝相对于该第一嵌体一端并连接该第一盖垣上的第一凸轴,该第二轴套包含一轴壳、一第二凸轴、一弹簧及一定位件,其中该轴壳包括一套入在该上轨的相对一端内部的第二嵌体,以及一连接该第二嵌体一端并盖合在该上轨相对一端外侧的第二盖垣,该第二嵌体设置一朝向该上轨相对一端的透孔,以及一位在该第二嵌体的内部且与该透孔贯通的容室,该第二盖垣设置一与该第二嵌体的该容室及与该透孔贯通的入口,该第二凸轴一端延伸一从该第二盖垣的该入口穿入至该透孔的轴杆,该弹簧套设在该轴杆的外周缘,该弹簧在该第二嵌体的该容室的内部伸缩,该定位件与该轴杆末端对应接合;该卷帘装置的外周缘供该帘片的一终端置入固定;该些固定托架分别包括一装设在窗户上方侧边的固定体,及一连接该些固定体下方且具有一立架体,每一该立架体分别供该第一轴套一端的该第一凸轴及该第二轴套一端的该第二凸轴轴接;该下轨为一间隔设置在该上轨的下方;该帘片上具有多数个孔的透光部与未设置多数个孔的不透光部为间隔交互设置而构成一窗帘布;通过该弹簧而使该第二轴套的该第二凸轴形成一位在该第二嵌体的该容室内部的前后移动范围,用以按压该第二轴套而使该斑马帘由该些固定托架拆下,调整该斑马帘的前、后重叠该帘片的该些透光部与该些不透光部的对称位置后,再按压该第二轴套而使该斑马帘由该些固定托架组装固定。
[0007]更进一步,该上轨为长形中空轨座,该上轨的外周缘设有一嵌槽,供该帘片的该始端嵌接;其中,该第二凸轴的该轴杆末端的内部设有一螺孔;其中,该第二凸轴朝相对于该轴杆一端的底端外周缘环设一弧形凸体,该弧形凸体的侧边分别与该第二凸轴朝相对于该轴杆的一端侧边连接,该第二凸轴朝相对于该轴杆的一端比该弧形凸体的一端突出,该第二凸轴与该轴杆连接的一端及该弧形凸体与该轴杆连接的一端形成平齐状;其中,该弹簧的一端抵接在该第二凸轴与该轴杆连接的一端上,该弹簧相对的另一端抵接在该第二嵌体的该容室的底端;其中,该定位件为一具有一外螺杆的螺固件,该定位件的该外螺杆与该轴杆的该螺孔对应螺接。
[0008]更进一步,该第一凸轴为方形轴;其中,该第二凸轴的一端为方形轴。
[0009]更进一步,每一该固定体分别具有一垂直件,每一该垂直件于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分别具有多数个固定孔,每一该垂直件于纵向部分的下方分别朝内侧弯曲,该些立架体分别设有一连接每一该垂直件的纵向部分底端的连接部,以及一自该些连接部的下方向下延伸的导引部,每一该连接部分别形成于每一该连接部近侧边上方的一轴孔,而位在每一该连接部外侧边的每一该轴孔的形状,以配合该第一轴套的该第一凸轴及该第二轴套的该第二凸轴的一端的外形而设置为方形孔,每一该导引部在近下方的两侧分别凹设一沟槽,以供该卷帘装置安装时得以暂放,每一该导引部在该些沟槽之间设有一呈方形的通孔,该
些通孔分别供该卷帘装置两端各呈一方形的固定柱穿设定位,每一该导引部的该通孔下方设有一朝向外侧弯设的导引槽,供该些固定柱由该些导引槽导入至该些通孔内定位。
[0010]透过本专利技术前述所揭,相较于现有具有以下特点:本专利技术该斑马帘通过该弹簧而使该第二轴套形成一位在该第二嵌体的该容室内部的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斑马帘,其特征在于,该斑马帘包含一上轨、一卷帘装置、二相对应且分别供该卷帘装置及该上轨的两端轴接及固定在窗户上方两侧的固定托架、一下轨,以及两端分别固定在该上轨与该卷帘装置并穿绕该上轨、该下轨及该卷帘装置外缘的一帘片;其中,该上轨包含一位在该上轨一端的第一轴套,以及一位在该上轨朝相对于该第一轴套一端的第二轴套,该上轨供该帘片的一始端嵌接并在该上轨外周缘卷绕,该第一轴套包含一套入在该上轨一端内部的第一嵌体、一连接该第一嵌体一端并盖合在该上轨一端外侧的第一盖垣,以及一朝相对于该第一嵌体一端并连接该第一盖垣上的第一凸轴,该第二轴套包含一轴壳、一第二凸轴、一弹簧及一定位件,其中该轴壳包括一套入在该上轨的相对一端内部的第二嵌体,以及一连接该第二嵌体一端并盖合在该上轨相对一端外侧的第二盖垣,该第二嵌体设置一朝向该上轨相对一端的透孔,以及一位在该第二嵌体的内部且与该透孔贯通的容室,该第二盖垣设置一与该第二嵌体的该容室及与该透孔贯通的入口,该第二凸轴一端延伸一从该第二盖垣的该入口穿入至该透孔的轴杆,该弹簧套设在该轴杆的外周缘,该弹簧在该第二嵌体的该容室的内部伸缩,该定位件与该轴杆末端对应接合;该卷帘装置的外周缘供该帘片的一终端置入固定;该些固定托架分别包括一装设在窗户上方侧边的固定体,及一连接该些固定体下方且具有一立架体,每一该立架体分别供该第一轴套一端的该第一凸轴及该第二轴套一端的该第二凸轴轴接;该下轨为一间隔设置在该上轨的下方;该帘片上具有多数个孔的透光部与未设置多数个孔的不透光部为间隔交互设置而构成一窗帘布;通过该弹簧而使该第二轴套的该第二凸轴形成一位在该第二嵌体的该容室内部的前后移动范围,用以按压该第二轴套而使该斑马帘由该些固定托架拆下,调整该斑马帘的前、后重叠该帘片的该些透光部与该些不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庆兴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