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维修,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及其修缮方法。
技术介绍
1、古建筑是认知历史、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能否将他们保留和继承,既关乎民族文化传承,也关乎世界文化发展,在进行古建筑修缮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安全为主原则:古建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构件必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走闪,查定案时应以建筑是否安全作为修缮的原则之一,风格统一原则:修缮的部位应尽量与原有的风格一致,做到尊重古建筑原有风格、手法、保持历史风貌,预防为主原则:修缮应以预防为主,经常对古建筑进行保养和维修,把积患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旧料利用原则:利用旧料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从建筑材料的角度看,还可以保留原有建筑的时代特征,目前的古建筑修缮中的“使用旧料”,不是指用旧的木材用于古建筑的维修加固,而是指古建筑原有的木构件最大程度利用,能加固使用则加固使用,尽量不要替换成新料或者不属于该建筑的旧料。
2、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目前的古建筑在修缮加固时,古建筑表面存在一些直角状以及钝角和锐角状的外部结构,使其在加固过程中,用传统的螺丝或常见的榫卯结构无法有效贴合并安装至古建筑外部结构的表面之上,从而容易对原本的建筑造成损伤,同时加固后的效果有限,无法满足固定后长期的安全需要,因此目前的建筑修缮构件有待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及其修缮方法,通过设置构件ⅰ、构件ⅱ以及固定球状体和旋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及其修缮方法,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构件ⅰ和构件ⅱ,所述构件ⅰ和构件ⅱ相互对称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嵌入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的内部分别嵌入安装有正面阻尼金属丝和背面阻尼金属丝,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的一端从构件ⅰ的表面的嵌入槽延伸至构件ⅱ的表面嵌入槽的内部,所述构件ⅰ和构件ⅱ的表面一侧均开设有螺丝孔,所述构件ⅰ和构件ⅱ的侧面均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燕尾榫,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燕尾榫的上下两端均一体形成有侧面板;
3、所述构件ⅱ的一侧螺纹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侧镶嵌安装有固定球状体,所述固定球状体的一侧转动套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一侧开设有半球形槽,所述旋转座的背面四角处均镶嵌安装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构件ⅰ的内部面镶嵌安装,所述旋转座的中心处镶嵌安装有锥形中心弹簧,所述锥形中心弹簧的另一端与构件ⅰ的内部镶嵌连接,所述构件ⅰ的内部开设有与旋转座相适配的滑动孔;
4、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延伸出构件ⅱ的内部至其外侧,所述固定球状体与半球形槽之间为过盈配合,且固定球状体的竖直中轴线位于半球形槽的一侧内部,即固定球状体的整体体积大于%嵌入至半球形槽的内部,所述旋转座的外侧与滑动孔的侧面保持于同一水平面上;
5、所述滑动孔、螺纹柱以及固定球状体三者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之上,所述旋转座与滑动孔之间采用过渡配合设计,所述滑动孔的内侧三分之一处采用粗糙度ra:1.5的磨砂面设置。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和背面阻尼金属丝之间呈轴对称分布于构件ⅱ及构件ⅰ的两侧,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和背面阻尼金属丝的中部凹陷方向呈相反角度设置。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构件ⅱ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柱相适配的螺纹槽口,所述螺纹槽口的内壁面均匀涂布有一层润滑油脂层,所述螺纹槽口的长度范围大于螺纹柱的长度值范围,所述螺纹槽口的末端三分之一处采用未开设螺纹线的平滑面设计。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球状体和旋转座的整体均由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且固定球状体的表面均匀涂布有一层润滑油脂层。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构件ⅰ和构件ⅱ的整体结构均相同,所述燕尾榫位于构件ⅰ及构件ⅱ的背面,且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之上。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板的宽度值与构件ⅰ和构件ⅱ的宽度值均相同。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孔的内侧面与旋转座的外侧面之间存在间隙,且滑动孔的深度值与锥形中心弹簧及固定弹簧的弹力伸缩范围相适配。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座可绕着固定球状体的外围旋转的范围为180°~270°,所述旋转座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柱的左右两端1cm~3cm处均未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和背面阻尼金属丝的整体采用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和背面阻尼金属丝的中段设置为弧形凹陷结构,且正面阻尼金属丝和背面阻尼金属丝的弧形凹陷结构的凹陷方向,分别指向对方位置。
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s1、首先,操作人员将待修缮的古建筑结构表面预设与燕尾榫相适配的槽口,接着分别将构件ⅰ和构件ⅱ一侧的燕尾榫嵌入至预设的槽口内,进而对两部分的古建筑结构进行预固定,并采用构件ⅰ和构件ⅱ自身的连接效果,对两部分的古建筑结构进行拉紧固定;
15、s2、此时,当遇到夹角或特殊位置的两部分古建筑结构需要进行固定时,操作人员先握紧构件ⅰ和构件ⅱ的一侧,并通过构件ⅰ的整体通过其一侧的旋转座于构件ⅱ侧面固定的固定球状体进行相对旋转并相互滑动,此时将构件ⅰ和构件ⅱ之间的角度从水平状态调整为锐角或钝角状态,以适应固定时不同的角度需要,在通过构件ⅰ和构件ⅱ的尾端燕尾榫固定于预设槽孔内,即可对不同位置及不同角度的两部分古建筑构件进行拉紧固定操作;
16、s3、与此同时在构件ⅰ和构件ⅱ进行相对角度的调整时,其两者侧面的正面阻尼金属丝和背面阻尼金属丝能够根据其两者的旋转角度,对自身的角度和状态进行调整并实时变形,从而保证构件ⅰ和构件ⅱ的一个水平范围内的旋转时的稳定状态,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正面阻尼金属丝和背面阻尼金属丝从嵌入槽的内部取下,从而使其构件ⅰ和构件ⅱ之间能够通过固定球状体和旋转座进行更多角度以及在不同立体范围的旋转工作;
17、s4、至此,操作人员完成在构件ⅰ和构件ⅱ的整体共同作用下对两部分或局部的古建筑构件的固定工作,即可。
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构件ⅰ、构件ⅱ以及固定球状体和旋转座及半球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构件Ⅰ(1)和构件Ⅱ(2),所述构件Ⅰ(1)和构件Ⅱ(2)相互对称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嵌入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3)的内部分别嵌入安装有正面阻尼金属丝(4)和背面阻尼金属丝(5),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4)的一端从构件Ⅰ(1)的表面的嵌入槽(3)延伸至构件Ⅱ(2)的表面嵌入槽(3)的内部,所述构件Ⅰ(1)和构件Ⅱ(2)的表面一侧均开设有螺丝孔(6),所述构件Ⅰ(1)和构件Ⅱ(2)的侧面均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燕尾榫(8),所述安装板(7)的表面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9),所述燕尾榫(8)的上下两端均一体形成有侧面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4)和背面阻尼金属丝(5)之间呈轴对称分布于构件Ⅱ(2)及构件Ⅰ(1)的两侧,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4)和背面阻尼金属丝(5)的中部凹陷方向呈相反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Ⅱ(2)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柱(17)相适配的螺纹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球状体(11)和旋转座(12)的整体均由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且固定球状体(11)的表面均匀涂布有一层润滑油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Ⅰ(1)和构件Ⅱ(2)的整体结构均相同,所述燕尾榫(8)位于构件Ⅰ(1)及构件Ⅱ(2)的背面,且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板(10)的宽度值与构件Ⅰ(1)和构件Ⅱ(2)的宽度值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孔(15)的内侧面与旋转座(12)的外侧面之间存在间隙,且滑动孔(15)的深度值与锥形中心弹簧(16)及固定弹簧(14)的弹力伸缩范围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12)可绕着固定球状体(11)的外围旋转的范围为180°~270°,所述旋转座(12)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17)的左右两端1cm~3cm处均未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4)和背面阻尼金属丝(5)的整体采用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4)和背面阻尼金属丝(5)的中段设置为弧形凹陷结构,且正面阻尼金属丝(4)和背面阻尼金属丝(5)的弧形凹陷结构的凹陷方向,分别指向对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修缮方法如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构件ⅰ(1)和构件ⅱ(2),所述构件ⅰ(1)和构件ⅱ(2)相互对称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嵌入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3)的内部分别嵌入安装有正面阻尼金属丝(4)和背面阻尼金属丝(5),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4)的一端从构件ⅰ(1)的表面的嵌入槽(3)延伸至构件ⅱ(2)的表面嵌入槽(3)的内部,所述构件ⅰ(1)和构件ⅱ(2)的表面一侧均开设有螺丝孔(6),所述构件ⅰ(1)和构件ⅱ(2)的侧面均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燕尾榫(8),所述安装板(7)的表面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9),所述燕尾榫(8)的上下两端均一体形成有侧面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4)和背面阻尼金属丝(5)之间呈轴对称分布于构件ⅱ(2)及构件ⅰ(1)的两侧,所述正面阻尼金属丝(4)和背面阻尼金属丝(5)的中部凹陷方向呈相反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ⅱ(2)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柱(17)相适配的螺纹槽口(18),所述螺纹槽口(18)的内壁面均匀涂布有一层润滑油脂层,所述螺纹槽口(18)的长度范围大于螺纹柱(17)的长度值范围,所述螺纹槽口(18)的末端三分之一处采用未开设螺纹线的平滑面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修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球状体(11)和旋转座(12)的整体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明,程新平,姚界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锐明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