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整形方法及屈光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48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提供的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整形方法及屈光矫正装置,该系统采用狭缝单元对激光发射单元发射的飞秒激光束进行尺寸整形,未经整形前的飞秒激光束为椭圆高斯光束,在激光发射光路上通过设置不同宽度的狭缝来调节穿过狭缝的所述飞秒激光束,整形后的飞秒激光束经聚焦后得到光斑,光斑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相当、近似为圆形;采用控制单元对整形后的所述飞秒激光束的偏振态和能量大小进行实时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飞秒激光光斑的尺寸,改善了激光光斑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比例,实现了聚焦光斑尺寸的精确控制,使其在飞秒激光切削角膜基质时,能够精确地进行靶向手术,极大减少了手术过程中不必要的眼部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眼科治疗,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整形方法及屈光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类最常见的眼科疾病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约为33%,是世界平均水平(占总人口的22%)的1.5倍。

2、为了应对高发的近视率,近视手术应运而生。近视手术从1983年开始出现,目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近视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设备的完善过程中,目前为止一共有3次突破性的进展。第一次突破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简称prk),该手术的缺点较多。在实行prk手术后,患者会出现眼睛痛、术后视力模糊、看不清事物等症状。第二次革新即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laser-assisted in situkeratomileusis,简称lasik),该手术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第三次革新是飞秒激光手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飞秒”,做好手术就可以恢复视力,术后视力恢复较快。还有一种是眼内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宽度范围为2~1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斑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相当,具体为,所述光斑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之比为1:1-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飞秒激光束的传播路径上依次设置的偏振片和衰减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器采用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宽度范围为2~1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斑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相当,具体为,所述光斑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之比为1:1-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飞秒激光束的传播路径上依次设置的偏振片和衰减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的激光束整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发射器采用多种输出波长,激光脉宽范围为220~580fs,不同重复频率范围为200khz–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视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