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045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包括:吊钩架,所述吊钩架的内部中心处活动嵌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滑轮,所述转动件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偏心轮,两个所述偏心轮的内部均开设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的内表面均设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拉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偏心轮与泵筒等联动结构,使吊钩在使用时,需要对转动件添加润滑油时,只需要打开单向阀,就可以使吊钩在使用时自动对其添加润滑油,防止吊钩因为缺少润滑油出现磨损影响到其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人员手动添加润滑油的步骤,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操作的繁琐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


技术介绍

1、目前,起重机吊重是起重机性能的重要体现,为了提升不同质量的重物,现有技术中设计有不同规格型号的吊钩。吊钩均由多个滑轮架成,但由于结构限制,滑轮数量一般为4~6个。其中,中小吨级吊钩的滑轮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对于中、大吨位的起重机,因为吊重区间大,为了满足更合理的吊重方案,需配备多种规格的吊钩以供选择应用。

2、现有中国公开专利号为:cn116946863a,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用通轴式组合吊钩,包括主滑轮架,主滑轮架两侧可拆卸地安装有副滑轮架,副滑轮架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和滑轮;所述主滑轮架和副滑轮架通过卡接结构和连接轴连接固定;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主滑轮架侧板外面的卡槽和设置于副滑轮架内侧板外面的卡扣,卡槽对卡扣水平限位;所述连接轴贯穿主滑轮架和副滑轮架,端部设置紧固件并对副滑轮架水平限位。该专利技术使用卡接结构定位,可以避免装置晃动,结构更加紧凑,且安装、拆卸过程方便快捷;使用连接轴贯穿主滑轮架和副滑轮架,结构整体受力更加稳定合理,能够适应大区间吊重需求;该专利技术在满足吊重要求之余,可以有效降低设备购置、使用成本。

3、虽然上述方案具有该专利技术在满足吊重要求之余,可以有效降低设备购置、使用成本等优势,但上述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吊钩顶部的滑轮组进行及时的润滑油添加。如果没有及时添加润滑油,滑轮组会增加摩擦力,导致寿命缩短并最终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为了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滑轮组的润滑情况,并进行润滑油的添加。然而,手动添加润滑油的过程可能十分麻烦,不仅耗时,还需要较大的体力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吊钩添加润滑油操作太过繁琐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包括: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包括:吊钩架,所述吊钩架的内部中心处活动嵌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滑轮,所述转动件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偏心轮,两个所述偏心轮的内部均开设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的内表面均设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泵筒,两个所述泵筒相对的一侧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吊钩架的外侧中心处,两个所述泵筒相对的一侧中心处靠近顶部均固定嵌设有出油管道,两个所述出油管道的一端均位于吊钩架内侧且靠近所述转动件的顶部,两个所述拉杆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泵筒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板,两个所述活塞板的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进油槽,两个所述活塞板顶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铰链,两个所述第一铰链的顶部中心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一盖板,两个所述活塞板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泵筒的内壁均固定套设有密封件。

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两个所述泵筒的内壁底侧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二进油槽,两个所述泵筒的内壁底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铰链,两个所述第二铰链的顶部中心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二盖板,两个所述泵筒底部中心处且位于所述第二进油槽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油管道。

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两个所述第一进油管道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油箱,两个所述油箱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吊钩架的外侧顶部中心处,两个所述第一进油管道的内部且靠近所述油箱的底部均设有单向阀,两个所述油箱的顶部中心处均固定嵌设有第二进油管道,所述吊钩架的外侧均设有防护罩。

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吊钩架的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四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四个所述第一滑块相对的一侧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伸缩件。

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四个所述第一滑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件,四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内表面活动套设在所述伸缩件的外表面。

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四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与四个所述伸缩件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内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吊钩架的外侧,四个所述第一滑块分为两组。

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两组所述第一滑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两个第二滑轮,所述吊钩架的内侧中心处靠近底部固定安装缓冲结构。

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缓冲结构的内壁两侧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表面靠近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滑块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嵌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有吊钩本体,所述吊钩本体活动嵌设在所述缓冲结构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件。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结构的内壁底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内表面活动套设在所述吊钩本体的外表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偏心轮与泵筒等联动结构,使吊钩在使用时,需要对转动件添加润滑油时,只需要打开单向阀,就可以使吊钩在使用时自动对其添加润滑油,防止吊钩因为缺少润滑油出现磨损影响到其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人员手动添加润滑油的步骤,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操作的繁琐程度,且通过防护罩的设置,则可以更好的保护吊钩,进一步的增加其的使用寿命,解决了人员手动添加润滑油操作太过繁琐的问题。

14、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滑轮与伸缩件等联动结构,使吊钩在使用时,能够对钢索进行一个限位,防止钢索在第一滑轮的中心线出现偏移,导致其晃动或者失去平衡,进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5、3、本专利技术,通过的第二弹性件与第二滑块等联动结构的设置,当吊钩本体在落地或者放下重物时,减少起重吊起或者物落地时的冲击力,起到一个缓冲作用,防止因突然的受力变化对起重机造成损坏,且通过轴承的设置,则可以使得吊钩本体进行转动,可以让操作员更加方便地调整起重物的位置和方向,从而提高起重机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架(1),所述吊钩架(1)的内部中心处活动嵌设有转动件(101),所述转动件(101)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滑轮(102),所述转动件(101)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偏心轮(103),两个所述偏心轮(103)的内部均开设滑轨(104),两个所述滑轨(104)的内表面均设有活动杆(105),两个所述活动杆(105)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拉杆(106),两个所述拉杆(106)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泵筒(107),两个所述泵筒(107)相对的一侧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08),两个所述支撑柱(10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吊钩架(1)的外侧中心处,两个所述泵筒(107)相对的一侧中心处靠近顶部均固定嵌设有出油管道(109),两个所述出油管道(109)的一端均位于吊钩架(1)内侧且靠近所述转动件(101)的顶部,两个所述拉杆(106)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泵筒(10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11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110)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板(111),两个所述活塞板(111)的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进油槽(113),两个所述活塞板(111)顶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铰链(114),两个所述第一铰链(114)的顶部中心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一盖板(115),两个所述活塞板(111)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泵筒(107)的内壁均固定套设有密封件(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泵筒(107)的内壁底侧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二进油槽(116),两个所述泵筒(107)的内壁底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铰链(117),两个所述第二铰链(117)的顶部中心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二盖板(118),两个所述泵筒(107)底部中心处且位于所述第二进油槽(116)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油管道(1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进油管道(119)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油箱(120),两个所述油箱(1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吊钩架(1)的外侧顶部中心处,两个所述第一进油管道(119)的内部且靠近所述油箱(120)的底部均设有单向阀(121),两个所述油箱(120)的顶部中心处均固定嵌设有第二进油管道(122),所述吊钩架(1)的外侧均设有防护罩(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架(1)的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四个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1),四个所述第一滑块(201)相对的一侧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伸缩件(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滑块(2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件(204),四个所述第一弹性件(204)的内表面活动套设在所述伸缩件(203)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弹性件(204)与四个所述伸缩件(20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202),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柱(202)的内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吊钩架(1)的外侧,四个所述第一滑块(201)分为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滑块(2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05),两个所述连接杆(205)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两个第二滑轮(206),所述吊钩架(1)的内侧中心处靠近底部固定安装缓冲结构(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3)的内壁两侧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二滑槽(301),两个所述第二滑槽(301)的内表面靠近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302)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嵌设有轴承(303),所述轴承(303)的内圈固定安装有吊钩本体(304),所述吊钩本体(304)活动嵌设在所述缓冲结构(3)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3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件(3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05)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结构(3)的内壁底侧,所述第二弹性件(305)的内表面活动套设在所述吊钩本体(304)的外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架(1),所述吊钩架(1)的内部中心处活动嵌设有转动件(101),所述转动件(101)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滑轮(102),所述转动件(101)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偏心轮(103),两个所述偏心轮(103)的内部均开设滑轨(104),两个所述滑轨(104)的内表面均设有活动杆(105),两个所述活动杆(105)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拉杆(106),两个所述拉杆(106)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泵筒(107),两个所述泵筒(107)相对的一侧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08),两个所述支撑柱(10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吊钩架(1)的外侧中心处,两个所述泵筒(107)相对的一侧中心处靠近顶部均固定嵌设有出油管道(109),两个所述出油管道(109)的一端均位于吊钩架(1)内侧且靠近所述转动件(101)的顶部,两个所述拉杆(106)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泵筒(10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11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110)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板(111),两个所述活塞板(111)的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进油槽(113),两个所述活塞板(111)顶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铰链(114),两个所述第一铰链(114)的顶部中心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一盖板(115),两个所述活塞板(111)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泵筒(107)的内壁均固定套设有密封件(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泵筒(107)的内壁底侧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二进油槽(116),两个所述泵筒(107)的内壁底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铰链(117),两个所述第二铰链(117)的顶部中心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二盖板(118),两个所述泵筒(107)底部中心处且位于所述第二进油槽(116)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油管道(1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吊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进油管道(119)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油箱(120),两个所述油箱(1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吊钩架(1)的外侧顶部中心处,两个所述第一进油管道(119)的内部且靠近所述油箱(120)的底部均设有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以琨朱奕嫱马晓华陈志成王奉新兰必谋曾谢宗潘锡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思索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