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广谱干扰素诱导活性的dsRNA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广谱干扰素诱导活性的dsRNA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039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广谱干扰素诱导活性的dsRNA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感染了MS2噬菌体的大肠杆菌中利用J2抗体捕获技术得到的dsRNA。所述dsRNA不仅具有激活IRF3和IRF7的表达的作用,而且还能激活NF‑κB信号通路和诱导IFN‑β的表达,可制备内源性I型干扰素的有效诱导剂,从而在广谱抗病毒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药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广谱干扰素诱导活性的dsrna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病毒感染对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干扰素的产生是宿主最重要的抗病毒先天免疫策略之一。病毒可以采取多种机制规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测,因此,筛选、鉴定具有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刺激作用的化合物,意义重大。

2、预防和治疗性的疫苗、抗体等是病毒性疾病防治的有效措施,但是疫苗和抗体的研制,依赖于病毒基因组序列、感染致病相关分子机制的解析,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3、病毒基因组可以通过有限的基因表达在宿主细胞中维持,并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然而,要作为一个物种存在,病毒复制和转移到新的宿主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过程与抗原蛋白的产生有关,这些抗原蛋白使病毒容易受到免疫控制机制的攻击,向宿主‘警告’入侵者的存在。然而,病毒已经进化出逃避这种免疫控制机制的策略。其中干扰素(ifn)能够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感染。i型干扰素和ii型干扰素作为第一批抗病毒防御机制之一[3]。然而,一些病毒可以阻断ifn诱导的转录反应和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转导通路,而且还抑制在细胞中诱导抗病毒状态并限制病毒复制的干扰素效应器通路的激活。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双链核糖核酸依赖的蛋白激酶的激活、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a的磷酸化和核糖核酸酶l系统来实现的,核糖核酸酶可能会降解病毒核糖核酸,阻止宿主细胞中的翻译[4]。综上所述,病毒可以通过此途径来达到避免诱导先天性免疫反应,从而使干扰素无法产生来达到免疫逃逸效果。因此广谱抗病毒药物的产生就成为了必然。

4、在病毒感染中,宿主的天然免疫系统是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产生更具体的保护之前,作为防止病毒入侵或复制的第一道防线。因为干扰素在消除病毒感染方面的快速和有效,所以干扰素途径通常是病毒逃避的主要目标。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激活的转录因子和结构性抑制机制的存在,干扰素基因的表达保持在接近沉默的水平[5]。

5、双链rna(dsrna)与大多数病毒感染有关——它要么构成病毒基因组(就dsrna病毒而言),要么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因此,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有能力识别dsrna并做出反应。当宿主中的dsrna结合蛋白检测到dsrna时,将开启后续的免疫反应信号通路。这些传感器包括rlrs、pkr、寡腺苷合成酶(oases)、tlrs和nod-、lrr-和pyrin结构域1(nlrp1)[6]。因为病毒进入细胞会产生双链rna(dsrna),从而引起一系列下游信号级联反应,从而引发先天性免疫反应应答[7]。根据kristine v aivode等人研究分析表明,来源于噬菌体的dsrna在体内和体外具有抗sars-cov-2的活性[8]。噬菌体衍生的dsrna,也被称为larifan(larifan ltd.,riga,latvia),是dsrna的异质性群体。它是从感染f2sus11琥珀色突变噬菌体的大肠杆菌细胞中生物技术获得的,由dsrna分子组成,平均长度为700个碱基对。拉利凡已被开发为一种多功能和广谱的抗病毒药物,被证明是内源性i型干扰素(ifn)的有效诱导剂。在larifan专利技术时,sokolova等人已经研究了它的作用机理[9]。结果证明了larifan具有诱导和激活干扰素系统的酶的能力[10],特别是dsrna激活的蛋白激酶r(pkr)和20-50寡腺苷合成酶(oas),这两种酶都参与了病毒感染细胞的翻译阻断[11]。目前,拉里凡作为一种治疗疱疹病毒感染和继发性免疫缺陷(reg)等的方法,已在拉脱维亚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并注册供人们使用(reg.no.04-0230)。然而,f2sus11琥珀色突变噬菌体来源不易获得,这急需开发新型的噬菌体衍生的dsrna。

6、参考文献

7、[1]i,e,a f.emerging and reemerging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up to covid-19[j].turk j med sci,2020,50(si-1):557-62.

8、[2]s,k.comparative interactomics for virus-human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dna viruses versus rna viruses[j].febs open bio,2017,7(1):96-107.

9、[3]smith g l,symons j a,alcamía.poxviruses:interfering withinterferon;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s in virology,f,1998[c].elsevier.

10、[4]alcami a,koszinowski u h.viral mechanisms of immune evasion[j].immunology today,2000,21(9):447-55.

11、[5]taniguchi t,ogasawara k,takaoka a,et al.irf family oftranscription factors as regulators of host defense[j].annu rev immunol,2001,19:623-55.

12、[6]chen y g,hur s.cellular origins ofdsrna,their recognition andconsequences[j].nat rev mol cell biol,2022,23(4):286-301.

13、[7]uematsu s,akira s.[innate immune recognition of viral infection][j].uirusu,2006,56(1):1-8.

14、[8]vaivode k,verhovcova i,skrastina d,et al.bacteriophage-deriveddouble-stranded rna exerts anti-sars-cov-2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goldensyrian hamsters in vivo[j].pharmaceuticals(basel),2022,15(9).

15、[9]sokolova t m,antonov a,makhov a m.[the dynamics of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activity inthe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fractionsofhuman fibroblasts treated by double-stranded rnas,by their complexes withdeae-dextran and by type-i re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sRNA,其特征在于,是从感染了MS2噬菌体的大肠杆菌中利用J2抗体捕获技术得到的dsRN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dsRNA,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制备方法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dsRNA,其特征在于,所述MS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菌株ATCC 15597的体积比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dsRNA,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染的时间为18~22h。

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dsRNA在制备干扰素诱导剂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包括内源性I型干扰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诱导剂具有以下特性:激活模式识别受体RIG-I和TLR3的表达、激活干扰素刺激因子IRF3和/或IRF7的表达、激活kB(NF-κB)信号通路和诱导IFN-β的表达。

8.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dsRNA在制备广谱抗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为RNA病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srna,其特征在于,是从感染了ms2噬菌体的大肠杆菌中利用j2抗体捕获技术得到的dsrn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dsrna,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制备方法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dsrna,其特征在于,所述ms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菌株atcc 15597的体积比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dsrna,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染的时间为18~22h。

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dsrna在制备干扰素诱导剂中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虎沈文龙郭馨杰张彦韩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