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雨污处理,具体是指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排放污水及农用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时城镇污水由于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使得污水直接流进河道。
2、直接流进河道的污水造成了水质污染,且随着污水量的增加使得河流水质严重污染,且局部地区形成黑臭水体,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
3、我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较大,雨热同期,也就是说,全年的降雨量大不相同,针对不同降雨量,所需要的设备不一样,现有技术难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弹性件控制两个隔离板,以雨水的降雨量大小所产生的对隔离板的冲击力大小,选择性地开放不同数量的污水管,适应范围广,同时雨污自下向上的流动方式与清洁水的流动方式相反,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本装置的维护成本,便于投入使用。
2、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分离腔与处理室,所述分离腔的一端设于蓄水池的侧壁上,所述处理室与分离腔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蓄水池内设有雨污分离机构,所述雨污分离机构包括进水口、进水管、滑杆一和滑杆二,所述进水口设于分离腔的上壁上,所述分离腔的内侧壁上自上至下依次设有滤网一和滤网二,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于进水口上,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滤网一和滤网二设置,所述进水管上靠近进水口处开设有辅助槽,所述分离腔的内侧壁上设
3、进一步地,所述分离腔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处理室相连。
4、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室的内侧壁上设有雨水消毒机构,所述雨水消毒机构包括进气管和转杆,所述进气管设于处理室的侧壁上,所述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处理室的内侧壁上,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转动相连,所述进气管上靠近转杆的一端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转杆上设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上设有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呈瓢状设置;在本装置中,进气管远离转杆的一端与消毒气体源相连,消毒气体可选取氯气等,氯气经进气口进入处理室内,与处理室内的雨水结合,进行消毒,同时,转杆与外界的驱动装置相连,启动该驱动装置,会通过转杆带动辅助杆转动,从而控制辅助杆上的辅助件,以其瓢状的形态,能够暂时地盛起雨污,加速雨污与消毒气体的接触面积,当辅助杆转动一周,会将瓢内的污水送回原处,且由于隔水盘的存在,处理室内的雨污的最高液位不会超出进气管的高度。
5、进一步地,所述转杆上靠近进气管的一端上设有单向进气阀。
6、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沉降板,所述沉降板上设有沉降孔。
7、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上开设有雨污入口,所述沉降板上滑动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成对设置,所述隔离板上设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与雨污入口的侧壁相连,所述隔离板上设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与蓄水池的内侧壁相连,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上设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与进水口相连;初始时,两个隔离板相互靠近,用以应对平常降雨量较小的情况,其产生的雨污经雨污入口进入蓄水池,经沉降板与沉降孔,隔离出大颗的杂质与沙石,然后经污水管进入进水口内,若是降雨量大的情况下,雨污入口处的污水进水量变多,直至雨水的冲击力克服弹性杆的弹力,推动两边的隔离板越来越远,开放出更多的污水管进行作业。
8、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一的孔径小于滤网二孔径。
9、进一步地,所述分离腔的上壁上设有清洁入口,所述分离腔的底壁上设有清洁出口;经过长时间的污水处理作业,滤网一和滤网二上附着的微小杂质越堆越多,处理效率变低,此时,打开清洁入口,注入水,水会沿着污水运动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将滤网一和滤网二上的微小杂质冲下来,经清洁出口排出。
10、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室的侧壁上设有净水出口。
11、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初始时,受到弹性件的控制,两个隔离板相互靠近,所开放的污水管较少,用以应对平常降雨量较小的情况,遇到降雨量大的情况下,雨水的冲击力克服弹性杆的弹力,推动两边的隔离板越来越远,开放出更多的污水管进行作业,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13、(2)遇到降雨量大的情况下,在分离腔内,所容纳的雨污体积增至最大时,隔水盘将进水管封堵住,其余的水量会继续增加对弹性杆的挤压力,以开放更多的污水管;
14、(3)雨污自下向上,先经过滤网二的过滤,再经过滤网一的过滤,在清洁时,水会沿着污水运动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将滤网一和滤网二上的微小杂质冲下来,经清洁出口排出,降低了本装置的维护成本;
15、(4)消毒气体源与处理室内的雨水结合,进行消毒,转杆带动辅助杆转动,通过辅助件瓢状的形态,能够暂时地盛起雨污,加速雨污与消毒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大处理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分离腔(2)与处理室(3),所述分离腔(2)的一端设于蓄水池(1)的侧壁上,所述处理室(3)与分离腔(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蓄水池(1)内设有雨污分离机构(4),所述雨污分离机构(4)包括进水口(5)、进水管(6)、滑杆一(7)和滑杆二(8),所述进水口(5)设于分离腔(2)的上壁上,所述分离腔(2)的内侧壁上自上至下依次设有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设于进水口(5)上,所述进水管(6)的另一端贯穿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设置,所述进水管(6)上靠近进水口(5)处开设有辅助槽(12),所述分离腔(2)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一(13),所述分离腔(2)的内上壁上设有滑槽二(14),所述滑杆一(7)滑动连接于滑槽一(13)上,所述滑杆二(8)滑动连接于滑槽二(14)上,所述滑杆一(7)的下端上设有浮盘(15),所述滑杆一(7)的上端上转动连接有铰接杆(16),所述铰接杆(16)与滑杆二(8)转动相连,所述滑杆二(8)上远离铰接杆(16)的一端上设有隔水盘(17),所述隔水盘(17)与辅助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2)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18),所述排水口(18)上设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与处理室(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3)的内侧壁上设有雨水消毒机构(20),所述雨水消毒机构(20)包括进气管(21)和转杆(22),所述进气管(21)设于处理室(3)的侧壁上,所述转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处理室(3)的内侧壁上,所述转杆(22)的另一端与进气管(21)转动相连,所述进气管(21)上靠近转杆(22)的一端上设有进气口(23),所述转杆(22)上设有辅助杆(24),所述辅助杆(24)上设有辅助件(25),所述辅助件(25)呈瓢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2)上靠近进气管(21)的一端上设有单向进气阀(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内设有沉降板(27),所述沉降板(27)上设有沉降孔(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上开设有雨污入口(29),所述沉降板(27)上滑动连接有隔离板(30),所述隔离板(30)成对设置,所述隔离板(30)上设有伸缩板(31),所述伸缩板(31)与雨污入口(29)的侧壁相连,所述隔离板(30)上设有弹性杆(32),所述弹性杆(32)与蓄水池(1)的内侧壁相连,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上设有污水管(33),所述污水管(33)与进水口(5)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一(10)的孔径小于滤网二(11)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2)的上壁上设有清洁入口(34),所述分离腔(2)的底壁上设有清洁出口(35),所述处理室(3)的侧壁上设有净水出口(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分离腔(2)与处理室(3),所述分离腔(2)的一端设于蓄水池(1)的侧壁上,所述处理室(3)与分离腔(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蓄水池(1)内设有雨污分离机构(4),所述雨污分离机构(4)包括进水口(5)、进水管(6)、滑杆一(7)和滑杆二(8),所述进水口(5)设于分离腔(2)的上壁上,所述分离腔(2)的内侧壁上自上至下依次设有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设于进水口(5)上,所述进水管(6)的另一端贯穿滤网一(10)和滤网二(11)设置,所述进水管(6)上靠近进水口(5)处开设有辅助槽(12),所述分离腔(2)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一(13),所述分离腔(2)的内上壁上设有滑槽二(14),所述滑杆一(7)滑动连接于滑槽一(13)上,所述滑杆二(8)滑动连接于滑槽二(14)上,所述滑杆一(7)的下端上设有浮盘(15),所述滑杆一(7)的上端上转动连接有铰接杆(16),所述铰接杆(16)与滑杆二(8)转动相连,所述滑杆二(8)上远离铰接杆(16)的一端上设有隔水盘(17),所述隔水盘(17)与辅助槽(12)相匹配,所述滑槽一(13)内设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与滑杆一(7)的上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2)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18),所述排水口(18)上设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与处理室(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3)的内侧壁上设有雨水消毒机构(20),所述雨水消毒机构(20)包括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庆,孙志新,周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晟远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