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缆索引导组件和具有该缆索引导组件的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缆索引导组件和具有该缆索引导组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024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缆索引导组件,用于将至少一根缆索从第一车辆部件引导到铰接到所述第一车辆部件的第二车辆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缆索引导组件的车辆。用于车辆(70),特别是轨道车辆的所述缆索引导组件(10)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第一稳定装置(12),其可安装到所述第一车辆部件(72);第二稳定装置(14),其可安装到所述第二车辆部件(74);以及至少一根缆索(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缆索引导组件,其用于将至少一根缆索从第一车辆部件引导到以铰接方式耦接到所述第一车辆部件的第二车辆部件,以及具有这样的缆索引导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中需要缆索来例如在车辆的不同部件之间传送介质,或在车辆的各部件之间建立电气连接。如果车辆由以铰接式的方式相互连接的两个车辆部件组成,诸如在轨道车辆的情况下,则必须定期提供例如将车辆部件相互连接的一根或多根缆索。由于铰接的链接机构(anbindung)和由此产生的车辆部件相对于彼此的移动,将车辆部件彼此连接的缆索同样必须允许车辆部件彼此的相对移动并承受由此产生的应力。

2、为了实现这一点,根据一种已知的方法,缆索在车辆部件之间以环形或悬挂轨道铺设,使得最终各车辆部件间的缆索被设计为比用于车辆部件的直接连接所需的更长。在这样的解决方案中,缆索通常附接在车辆部件的上部区域,并由于重力而向下悬挂成环形或悬挂轨道。然而,这需要各车辆部件之间也必须形成得相对大的自由空间。然而,这样的自由安装空间在结构上并不总是存在。

3、为了保持各车辆部件之间所需的自由空间较小,至少在各车辆部件之间的区域中,根据另一已知方法使用具有螺旋形状或螺转形状的缆索。然而,即便如此,缆索也会在重力的方向上下垂。此外,车辆部件上的负载或缆索的疲劳可导致缆索变长,但所需的自由空间必须保持较大。螺旋形或螺转形的配置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缆索。要考虑缆索或所承载介质的大直径、材料和温度。

4、根据另一种已知的方法,例如,缆索通过稳定装置被支承在各车辆部件之间的区域中。在这样的情况下,稳定装置是已知的,其从一个车辆部件连续地延伸到另一车辆部件。可提供另外的附加元件以将稳定装置链接(anbinden)到车辆部件。这种类型的稳定装置例如从de 10 2016 201 437 a1或de 10 2010 011 903 b4中已知。

5、由于稳定装置必须能够承受高至六个自由度的移动,因此稳定装置上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负载。此外,由于各车辆部件之间的大的移动,可能会产生大负载。例如,这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在车辆部件行驶通过的急转弯道上。

6、大负载可能导致缆索、车辆部件的各部分或稳定装置快速磨损。

7、还必须全面考虑环境影响,诸如温度变化、水、冰、污垢等,这些会导致磨损增加和寿命缩短,尤其是在稳定装置的昂贵而复杂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致磨损增加和寿命缩短。

8、从ep 3 067 245 a1中已知另一缆索引导件,其中,由于缆索可在车辆侧面之间的轨道中的相应车辆部件上来回移动,因此避免了大负载。然而,并非所有缆索都能借助于轨道实现这样的移动性。此外,必须在车辆部件上提供或封闭允许缆索沿着轨道移动的额外结构空间。

9、为了将缆索的负载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还可能限制车辆部件相对于彼此的移动性。然而,这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车型或操作目的。

10、因此,存在这样一种要求,即在各车辆部件之间引导缆索,使得各车辆部件之间只需要小自由空间。此外,车辆部件相对于彼此的移动自由度不受限制或仅受到轻微限制。所述缆索上的负载也应保持为小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在开头所述的类型的一种缆索引导组件和车辆。

2、该目的通过用于车辆、特别是轨道车辆的缆索引导组件来实现,该缆索引导组件用于将至少一根缆索从第一车辆部件引导到以铰接方式耦接到所述第一车辆部件的第二车辆部件。所述缆索引导组件具有可安装在所述第一车辆部件上的第一稳定装置和所述至少一根缆索。所述第一稳定装置在第一引导方向上可变形,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刚性地形成。所述第一稳定装置耦接到所述缆索的第一缆索段,以使得所述第一稳定装置的可变形性允许所述第一缆索段在所述第一引导方向上移动并在垂直于第一引导方向上将其阻挡。

3、因此,可提供一种在第一车辆部件和第二车辆部件之间需要小的自由空间的缆索引导组件。此外,由此可提供缆索引导组件,其在特定方向上,例如在重力方向上,几乎不需要自由空间。这是通过稳定装置在垂直于所述引导方向形成为刚性而实现的。因此,缆索的垂直于引导方向(例如,由于重力的作用导致)的力,不会导致稳定装置或几乎不会导致稳定装置的偏转。然而,如果缆索的(例如由所述车辆部件相对于彼此的移动导致)的力在所述引导方向上起作用,则该力可导致稳定装置的变形。因此,缆索引导组件能够适应车辆的移动,特别是车辆部件的移动。因此,缆索在具有小结构空间的各车辆部件之间被同时可靠地引导。

4、缆索引导组件进一步实现了大的移动自由度。所述稳定装置可在相应的引导方向上或围绕与其垂直的旋转轴线上执行大的偏转。在这样的情况下,仅小的负载作用在所述一根或多根缆索上。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的是,第一稳定装置被形成为在第一引导方向上可弹性变形。这促使了其中复位力作用到稳定装置的中性位置的可变形性。此外,变形因此是可逆的。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提供的是,所述第一稳定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稳定装置的可变形性的稳定元件。因此,可基于某些要求,例如关于其优选的弹性可变形性来具体地设计稳定元件及其特性。因此,所述缆索引导组件的特性可具体地借助于稳定元件来影响。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的是,所述稳定元件具有基本矩形的横截面。此处,矩形横截面的较长边可被布置为垂直于第一或第二引导方向。所述矩形横截面的较长边因此可预定义所述稳定元件的刚性特性。同时,由于较短边,所述稳定元件可在所述较短边的方向上变形。所述稳定元件的特性可通过改变所述矩形横截面的较短与较长边的比率或在相应边方向上的材料厚度的简单方式进行调整。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配置,所述稳定元件可包括:钢,特别是弹簧钢;塑料;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增强塑料;或者它们的组合。钢是用途广泛、适应性强的材料,也具有弹性。弹簧钢可使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率特别高。该比率通常可在大于85%的范围内。所述弹簧钢因此可强烈地弹性变形,这有利于在连接的车辆部件相对于彼此的大移动中缆索引导组件的使用。此外,可实现高使用寿命。塑料具有低重量的优点,其中复合材料额外地在至少一个载荷方向上具有特别高的强度。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提供的是,所述第一稳定装置具有基座元件,其被提供为刚性地连接到所述车辆部件。因此,缆索引导组件可通过所述基座元件的适配而适配到车辆部件的不同连接选项。基座元件可进一步将所连接的车辆部件的移动传递到相关的稳定装置。由于所述缆索在所述缆索引导组件和所述稳定装置中被引导这一事实,因此可从所述缆索去除负载。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实施例,可提供的是,所述第一稳定装置具有引导元件,其借助于所述稳定元件附接到所述基座元件。所述引导元件由此能够与缆索一起在相应的引导方向上自由地移动。

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提供的是,第一缆索段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稳定装置的所述基座元件和所述引导元件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70),特别是轨道车辆的缆索引导组件(10),用于将至少一根缆索(16)从第一车辆部件(72)引导到以铰接方式耦接到所述第一车辆部件(72)的第二车辆部件(74),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稳定装置(12)具有确定所述稳定装置(12)的所述可变形性的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8,20;118;218;318;4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稳定元件(18,20;118;218;318;418)具有基本上矩形横截面,其中,优选地,所述矩形横截面的较长边被布置成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第二引导方向(FR1,FR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稳定元件(18,20;118;218;318;418)包括:钢,特别是弹簧钢;塑料;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增强塑料;或其组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具有基座元件(22),其被设置成刚性地连接到所述相应的车辆部件(72)。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具有引导元件(24),其借助于所述相应的稳定元件(18,20;118;218;318;418)安装在所述基座元件(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缆索段(26)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的所述基座元件(226)和所述引导元件(24)之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36,38),其将所述缆索(16)支承在所述稳定装置(12,14)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保持元件(36,38)将所述缆索(16)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稳定装置(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保持元件(36,38)允许所述缆索(16)相对于所述稳定装置(12)在所述缆索的纵向方向上移动和/或所述缆索(16)相对于所述稳定装置(12)围绕所述缆索的纵向方向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保持元件(36、38)具有支承所述缆索(16)的内部区域,其中,优选地,所述内部区域的内径在沿着所述缆索的至少一个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具有第一这样的保持元件(36,38),其将所述缆索(16)支承在其基座元件(22,46)中;和/或具有第二这样的保持元件(36,38),其将所述缆索(16)支承在其引导元件(24,48)中。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缆索段(26)的纵向轴线被布置成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FR1)。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的所述稳定元件(18,20)的纵向轴线被布置成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FR1)。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缆索(16)是电缆或用于引导介质的介质软管,例如液体软管或气体软管。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缆索(16)的自由缆索段(54)将所述第一稳定装置和所述第二稳定装置(12,14)彼此连接。

18.车辆(70),具有

19.车辆(70),具有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70),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车辆部件(72)上,并且所述第二稳定装置(14)被布置在所述第二车辆部件(14)上,以使得在所述两个车辆部件(72,74)相对于彼此的中性位置中,所述第一缆索段(26)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二缆索段(44)的纵向轴线围成一个角度,优选地在45度至135度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基本上为90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70),其中,所述车辆部件(72,74)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彼此耦接,并且所述旋转轴线被布置成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FR1)和/或第二引导方向(FR2)。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车辆(70),特别是轨道车辆的缆索引导组件(10),用于将至少一根缆索(16)从第一车辆部件(72)引导到以铰接方式耦接到所述第一车辆部件(72)的第二车辆部件(74),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稳定装置(12)具有确定所述稳定装置(12)的所述可变形性的至少一个稳定元件(18,20;118;218;318;4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稳定元件(18,20;118;218;318;418)具有基本上矩形横截面,其中,优选地,所述矩形横截面的较长边被布置成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第二引导方向(fr1,fr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稳定元件(18,20;118;218;318;418)包括:钢,特别是弹簧钢;塑料;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增强塑料;或其组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具有基座元件(22),其被设置成刚性地连接到所述相应的车辆部件(72)。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具有引导元件(24),其借助于所述相应的稳定元件(18,20;118;218;318;418)安装在所述基座元件(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缆索段(26)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的所述基座元件(226)和所述引导元件(24)之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装置(12)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36,38),其将所述缆索(16)支承在所述稳定装置(12,14)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保持元件(36,38)将所述缆索(16)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稳定装置(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缆索引导组件(10),其中,所述保持元件(36,38)允许所述缆索(16)相对于所述稳定装置(12)在所述缆索的纵向方向上移动和/或所述缆索(16)相对于所述稳定装置(12)围绕所述缆索的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克瑙尔R·马尔D·伯格曼
申请(专利权)人:贸联工业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