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涉及一种高压单相电磁接触器。
技术介绍
1、电磁接触器主要用于高压开关设备,其内部安装有真空灭弧室以及用于控制触头闭合的电磁控制机构,可以在空气或其他绝缘环境下,进行电气断路和隔离。
2、在现有技术中,电磁控制机构的核心部件为电磁铁,电磁铁在工作过程中其电压是一个随时间正弦规律变化的周期函数,它的磁通和电磁吸力大小都是按正弦规律变化,若电磁铁的吸力小于反作用力,磁铁会出现振动并发出噪声,直至电磁铁与与其磁吸配合的零部件贴合磁吸或完全断离才会停止振动。
3、因此,现有电磁接触器容易发生振动导致电磁接触器上其它零部件的螺丝松动,这不仅增加了日常维护、检修的工作量,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压单相电磁接触器。
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单相电磁接触器,包括绝缘外壳、控制底座,所述绝缘外壳内部具有内腔,内腔底部开口,绝缘外壳顶部固定有顶接线板其侧面固定有侧接线板,顶接线板下端固连有位于内腔内的上触杆,侧接线板内端固连有位于内腔内的缓冲件,缓冲件上固定有滑套,绝缘外壳固定在控制底座上端面上,控制底座上端开有连接孔,内腔的开口与连接孔对接并将其罩设在内,控制底座内安装有电磁控制机构以及减振机构,所述电磁控制机构包括电磁体、绝缘拉杆以及转动设置在控制底座内的转柱,转柱一侧固定有与电磁体磁吸配合的磁板其另一侧固连有启闭杆,启闭杆与绝缘拉杆底部固连,绝
3、作为优选,所述缓冲件两侧弯折形成有呈u字形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与内腔侧壁相贴靠。
4、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底座侧面开有若干开口朝下设置的通气孔。
5、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底座两侧对称固定有把手。
6、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底座内设有闭合指示机构,所述闭合指示机构包括指示杆以及标牌,指示杆横向固定在绝缘拉杆上,控制底座一侧开有指示孔,指示杆的端部穿出指示孔且其端部固定有指示箭头,标牌固定在控制底座外侧壁上且位于指示孔一侧,指示箭头指向标牌。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8、1、通过设置减振机构,可有效降低电磁控制机构中电磁体工作时振动频率,防止电磁体传导振动导致电磁接触器上其它零部件的螺丝松动,有效降低日常维护、检修难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9、2、上触杆与下触杆的触头启闭时,缓冲件可有效缓冲绝缘拉杆与滑套滑动接触摩擦产生的振动,提高绝缘拉杆与侧接线板的连接紧密度;
10、3、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安装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单相电磁接触器,包括绝缘外壳(1)、控制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部具有内腔(11),内腔(11)底部开口,绝缘外壳(1)顶部固定有顶接线板(3)其侧面固定有侧接线板(4),顶接线板(3)下端固连有位于内腔(11)内的上触杆(31),侧接线板(4)内端固连有位于内腔(11)内的缓冲件(41),缓冲件(41)上固定有滑套(42),绝缘外壳(1)固定在控制底座(2)上端面上,控制底座(2)上端开有连接孔(21),内腔(11)的开口与连接孔(21)对接并将其罩设在内,控制底座(2)内安装有电磁控制机构(5)以及减振机构(6),所述电磁控制机构(5)包括电磁体(51)、绝缘拉杆(52)以及转动设置在控制底座(2)内的转柱(53),转柱(53)一侧固定有与电磁体(51)磁吸配合的磁板(54)其另一侧固连有启闭杆(55),启闭杆(55)与绝缘拉杆(52)底部固连,绝缘拉杆(52)穿过连接孔(21)伸入内腔(11)内其顶端固连有与上触杆(31)对接设置的下触杆(32),下触杆(32)穿设在滑套(42)上与其滑动配合,上触杆(31)外套设固定有真空灭弧室(7),所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单相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41)两侧弯折形成有呈U字形的缓冲部(411),所述缓冲部(411)与内腔(11)侧壁相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单相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座(2)侧面开有若干开口朝下设置的通气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单相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座(2)两侧对称固定有把手(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单相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座(2)内设有闭合指示机构(8),所述闭合指示机构(8)包括指示杆(81)以及标牌(82),指示杆(81)横向固定在绝缘拉杆(52)上,控制底座(2)一侧开有指示孔(24),指示杆(81)的端部穿出指示孔(24)且其端部固定有指示箭头(811),标牌(82)固定在控制底座(2)外侧壁上且位于指示孔(24)一侧,指示箭头(811)指向标牌(8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单相电磁接触器,包括绝缘外壳(1)、控制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部具有内腔(11),内腔(11)底部开口,绝缘外壳(1)顶部固定有顶接线板(3)其侧面固定有侧接线板(4),顶接线板(3)下端固连有位于内腔(11)内的上触杆(31),侧接线板(4)内端固连有位于内腔(11)内的缓冲件(41),缓冲件(41)上固定有滑套(42),绝缘外壳(1)固定在控制底座(2)上端面上,控制底座(2)上端开有连接孔(21),内腔(11)的开口与连接孔(21)对接并将其罩设在内,控制底座(2)内安装有电磁控制机构(5)以及减振机构(6),所述电磁控制机构(5)包括电磁体(51)、绝缘拉杆(52)以及转动设置在控制底座(2)内的转柱(53),转柱(53)一侧固定有与电磁体(51)磁吸配合的磁板(54)其另一侧固连有启闭杆(55),启闭杆(55)与绝缘拉杆(52)底部固连,绝缘拉杆(52)穿过连接孔(21)伸入内腔(11)内其顶端固连有与上触杆(31)对接设置的下触杆(32),下触杆(32)穿设在滑套(42)上与其滑动配合,上触杆(31)外套设固定有真空灭弧室(7),所述真空灭弧室(7)将上触杆(31)与下触杆(32)对接部位密封在其内部,真空灭弧室(7)下端固定有与下触杆(32)相抵接的波纹管(71),所述减振机构(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控制底座(2)内的基座(61)以及减振台(62),基座(61)上开有滑孔(6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鹤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