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007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测:将核酸适配体溶液和捕获探针溶液85‑95℃杂交得到杂交溶液,杂交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待测样品溶液,在35‑39℃下孵育,完成黄曲霉毒素的识别与捕获探针的释放,加入纳米金溶液孵育,完成捕获探针的吸附,然后加入NaCl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观察混合溶液的颜色;当待检测溶液中含有黄曲霉毒素AFB<subgt;1</subgt;时,混合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当待检测溶液中不含有黄曲霉毒素AFB<subgt;1</subgt;时,混合溶液的颜色变成蓝紫色。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金纳米颗粒作为颜色输出信号载体,基于核酸适配体快速测定AFB<subgt;1</subg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由黄曲霉、寄生曲霉和特曲霉等多种真菌产生的高毒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该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其结构中均存在二呋喃环的氧杂萘邻酮。黄曲霉毒素常常存在于玉米、小麦、牛奶以及多种发霉的谷物中,其衍生物约有20余种,包括afb1、afb2和afb2a、afg1、afg2和afg2a、afm1和afm2以及毒醇等。

2、黄曲霉毒素是强制癌毒素中的一种,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who划分为一类致癌物。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毒性极强,其中afb1的毒性最强,其是一种很强的肝毒素和肝致癌剂,能够引起肝脏、脾脏和胰脏的病变。如今黄曲霉毒素已给人们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制定措施保障人们的食品健康和生命安全。

3、由于核酸适配体的高特异性和强亲和性等特点,近些年来基于核酸适配体的afb1检测方法的报道层出不穷,但目前仍需要寻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酸适配体溶液中,核酸适配体的浓度为1-3μ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捕获探针溶液中,捕获探针的浓度为1-3μmol/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酸适配体溶液、捕获探针溶液、待测样品溶液的浓度比为25:25:2-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aCl溶液的浓度为0.005-0.04m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酸适配体溶液中,核酸适配体的浓度为1-3μ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捕获探针溶液中,捕获探针的浓度为1-3μmol/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酸适配体溶液、捕获探针溶液、待测样品溶液的浓度比为25:25:2-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acl溶液的浓度为0.005-0.04mol/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颖娟何兴宇李林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