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铁排热,尤其涉及一种集中式地铁排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客流量的增加和列车运行的频繁,车站和隧道内产生的热量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些热量主要来自列车的制动、空调设备以及乘客集聚所产生的热能,若不及时排出,会导致车站内部温度升高,影响乘客的舒适度,甚至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有效解决地铁排热问题,工程
不断进行创新。
2、相关技术中,环控机房和风道可以设置在车站两端也可以设置在车站中部,目前环控机房、新排风道设置于车站中部的地铁车站,在站台设计时,轨底和轨顶的排热风道设置涉及了多个问题,首先,站台板下轨底排热风道通过站台层连接到设备层总排热风道,在站台板下设置横向过轨风道,则会造成车站轮廓的局部外扩,增加土建投资,此外在设备层总排热风道内设置轨顶和轨底的排热风孔,占据了整个横向宽度,对于排热风机的布置造成了挑战。若按横向布置风机,就需要外扩附属风道,增加了附属外挂区域面积,而纵向布置则增加了设备区面积,两者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空间和成本压力,并且,设备层总排热风道作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中式的地铁排热系统,包括站台层、设备层,所述站台层在设备层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层上设置有总排热风道,所述总排热风道位于车站中部,所述总排热风道包括隔墙(18),所述隔墙(18)将总排热风道分隔开,所述总排热风道通过隔墙(18)分隔后的区域形成左线排热风道(16)和右线排热风道(17),所述左线排热风道(16)内设置有一台左线轨行区排热风机(20),所述右线排热风道(17)内设置有一台右线轨行区排热风机(21),所述总排热风道上部为中部环控机房(19);在所述站台层有效站台中心里程的公共区内设置有轨底排热风室,所述轨底排热风室包括左线轨底排热风室(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式的地铁排热系统,包括站台层、设备层,所述站台层在设备层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层上设置有总排热风道,所述总排热风道位于车站中部,所述总排热风道包括隔墙(18),所述隔墙(18)将总排热风道分隔开,所述总排热风道通过隔墙(18)分隔后的区域形成左线排热风道(16)和右线排热风道(17),所述左线排热风道(16)内设置有一台左线轨行区排热风机(20),所述右线排热风道(17)内设置有一台右线轨行区排热风机(21),所述总排热风道上部为中部环控机房(19);在所述站台层有效站台中心里程的公共区内设置有轨底排热风室,所述轨底排热风室包括左线轨底排热风室(1)和右线轨底排热风室(2),所述左线轨底排热风室(1)上设置有一个左线站台板轨底排热风孔(12),所述右线轨底排热风室(2)上设置有一个右线站台板轨底排热风孔(13),所述左线轨底排热风室(1)、右线轨底排热风室(2)上均设置有一个左线站台顶板轨底排热风孔(10)和一个右线站台顶板轨底排热风孔(11),所述左线站台顶板轨底排热风孔(10)、右线站台顶板轨底排热风孔(11)均和总排热风道连通;在所述站台层有效站台中心里程的公共区吊顶内设置有左线轨顶排热风道夹层(4)和右线轨顶排热风道夹层(5),所述左线轨顶排热风道夹层(4)和所述右线轨顶排热风道夹层(5)的端部顶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左线站台顶板轨顶排热风孔(8)和一个右线站台顶板轨顶排热风孔(9),所述左线站台顶板轨顶排热风孔(8)、右线站台顶板轨顶排热风孔(9)均和总排热风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式的地铁排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总排热风道连通的左线站台顶板轨顶排热风孔(8)、右线站台顶板轨顶排热风孔(9)、左线站台顶板轨底排热风孔(10)和右线站台顶板轨底排热风孔(11)应集中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式的地铁排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台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袁帅,邵振强,魏哲奎,吴圣贤,谢朝军,王东伟,张总纲,王伟锋,井惠旸,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