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片组件、电池片矩阵和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受光面和背光面分别有2-3根银主栅线作为电池片的正负极,这些银主栅线不仅消耗大量的银浆,而且因为遮挡入射光从而造成了电池片的效率下降。另外,由于正负极分别分布在电池片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上,当电池片串联时,需要采用导电带将电池片受光面的负电极焊接到相邻电池片背光面的正电极上,从而造成焊接工艺繁琐,焊接材料使用较多的问题,而且,焊接时和后续层压工艺中容易造成电池片及导电带的破损。
2、另外,相关技术中的电池片矩阵通常是由72片或者60片电池片依次串联组成,构成六串电池串组成的三个回路,此时,一般至少需要三个二极管,以使每个回路上增设一个二极管进行旁路保护,由于二极管通常设置于电池的接线盒内,从而增加了集成接线盒的成本,致使电池的结构复杂性提高,而且,当由多个电池片串联而成的串联组件再次进行串联时,连接电缆用量很大,材料浪费很多,致使电站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带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导电带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由所述导电带导通的每个所述电极的延伸长度,且所述导电带的两端分别超出于或平齐于由所述导电带导通的每个所述电极的相应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导电带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导电带的跨度大于等于由所述导电带导通的两个所述电极的跨度之和,且所述导电带的两侧边分别超出于或平齐于由所述导电带导通的两个所述电极彼此远离的两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带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导电带的延伸长度大于等于由所述导电带导通的每个所述电极的延伸长度,且所述导电带的两端分别超出于或平齐于由所述导电带导通的每个所述电极的相应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导电带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导电带的跨度大于等于由所述导电带导通的两个所述电极的跨度之和,且所述导电带的两侧边分别超出于或平齐于由所述导电带导通的两个所述电极彼此远离的两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包括结构相同且在垂直于所述导电带延伸方向上依次布置的两个半部,每个所述半部恰好分别覆盖由所述导电带导通的两个所述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导电带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在垂直于所述侧面导电件所在侧表面方向上的跨度为20mm-6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为长方形片体且由正方形常规硅片本体按照长度不变的规则分割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为长方形片体,两个所述电极分别贴靠所述硅片的两条长边设置且均沿所述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侧面导电件设在所述硅片的一个长边侧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还包括:正面第一类扩散层以及背面隔层,其中,所述正面第一类扩散层设在所述硅基片的受光面上,所述正面导电件设在所述正面第一类扩散层上,所述背面隔层仅设在且布满在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第一电极设在所述背面隔层上,所述第二电极设在所述第二区域上且与所述第一电极不接触,其中,所述背面隔层的至少部分为绝缘层或与所述正面第一类扩散层类型相同的扩散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还包括:侧面隔层,所述侧面隔层设在所述硅基片的侧表面上,所述侧面导电件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翔,姚云江,田野,范北,姜占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