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83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包括由若干个相互逆向对称的单胞通过间隔排布形成的吸能盒主体和设置在各单胞连接面上的控制隔板以及位于吸能盒主体轴心位置的内支撑吸能环柱和位于吸能盒主体周径位置的外支撑吸能环柱;单胞沿轴向拉伸至预定长度,外支撑吸能环柱与吸能盒主体套接配合.本技术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质量重、吸能范围小、力学特性不佳的问题,提高吸能盒的能量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碰撞吸能盒,尤其涉及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无人驾驶领域的不断发展,汽车行驶时的安全问题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其中,吸能盒在受冲击时作为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性部件一直备受各汽车制造商的关注。尽管汽车吸能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备,但其仍存在许多不足。

2、现阶段的汽车吸能盒体积和质量较大,对新能源汽车耗电的经济性和车辆性能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同时,现有汽车吸能盒的吸能区间狭窄,吸能水平有限,在遇到不同类型冲击时易产生吸能过少或刚度过高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吸能作用,致使乘员受伤;更进一步的,现有的汽车吸能盒通常结构较为单一,使用单一属性材料进行制备意味着其无法在保证吸能效果的同时兼具轻量化的结构设计,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更是一个挑战。因此,就保障乘员的安全而言,设计一款具备轻量化、低成本、高吸能范围与吸能水平的吸能盒遂显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解决现有技术中质量重、吸能范围小、力学特性不佳的问题,提高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包括由若干个相互逆向对称的单胞通过间隔排布方式形成的吸能盒主体(101)和设置在各单胞连接面上的控制隔板(102)以及位于吸能盒主体(101)轴心位置的内支撑吸能环柱(103)和位于吸能盒主体(101)周径位置的外支撑吸能环柱(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逆向对称的单胞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以预定旋转倾角扭转拉伸的单胞(101-1)和沿逆时针方向以预定旋转倾角扭转拉伸的单胞(1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胞(101-1)和单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包括由若干个相互逆向对称的单胞通过间隔排布方式形成的吸能盒主体(101)和设置在各单胞连接面上的控制隔板(102)以及位于吸能盒主体(101)轴心位置的内支撑吸能环柱(103)和位于吸能盒主体(101)周径位置的外支撑吸能环柱(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逆向对称的单胞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以预定旋转倾角扭转拉伸的单胞(101-1)和沿逆时针方向以预定旋转倾角扭转拉伸的单胞(1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胞(101-1)和单胞(101-2)的预定旋转倾角的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胞(101-1)和单胞(101-2)的沿轴向扭转拉伸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沐鸿张勇黄文臻孔皓阅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