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仿生两栖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在可行进的机器人中,在陆地上一般采用轮式、两足或四足的模式,而水中一般采用螺旋桨式或者喷流式。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同时在陆地和水中行进的两栖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机体及设置在机体两侧的柔性鳍,柔性鳍可在机体内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波浪性运动,从而使得该仿生两栖机器人既可在水下运动,也可在陆地上行进。
2、进一步地,机体的头部设置有用于监测前方状况的摄像机和传感器,尾部则连接有用于为机器人供电及传输数据的线缆。
3、进一步地,机体的头部设置有用于监测前方状况的摄像机和传感器。
4、进一步地,机体的尾部连接有用于为机器人供电及传输数据的线缆。
5、进一步地,在机体内设置有浮力舱;浮力舱内设置有活塞;通过位于浮力舱内部的活塞的伸缩,调节浮力舱浮力的大小,从而控制仿生两栖机器人在水中的升降。
6、进一步地,活塞通过其螺母端头和螺杆相配合;螺杆可在活塞电机带动下转动,从而通过螺母端头驱动活塞伸缩运动。
7、进一步地,在机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曲轴杆;多个摆动连杆一端连接在曲轴杆的曲轴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柔性鳍上;曲轴杆可在曲轴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通过摆动连杆带动柔性鳍进行波浪性运动。
8、进一步地,摆动连杆一端通过其上的曲轴槽装配在曲轴杆的曲轴部之上,另一端则通过夹口
9、进一步地,摆动连杆的曲轴槽的长度大于曲轴杆的曲轴部的直径,使得摆动连杆可在曲轴槽的槽长范围内平动;在摆动连杆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杆孔;与曲轴杆平行的调节杆同时穿过各摆动连杆上的调节杆孔;调节杆的头部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连接至齿轮连杆的连杆端;齿轮连杆的齿轮端则和齿轮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啮合;当齿轮电机通过主动齿轮驱动齿轮连杆的齿轮端转动时,齿轮连杆的连杆端则带动调节杆转动,而调节杆则带动与其相连的所有摆动连杆整体相对于机体转动,从而可调节柔性鳍整体相对于机体的角度。
10、进一步地,齿轮连杆的连杆端通过滑槽与滑动部相配合;调节杆的头部还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和调节螺杆相配合,当调节电机驱动调节螺杆转动时,在螺纹配合的作用下,滑动部在齿轮连杆的连杆端的滑槽内滑动,使得调节杆带动柔性鳍整体接近或远离机体的中轴线。
11、本技术提供的仿生两栖机器人通过机体两侧的可波浪性运动柔性鳍,可实现水下和陆上的两栖运动,且柔性鳍相对于机体的角度及距离机体中轴的距离可调节,使得机器人的应用更为灵活,适用场景更为丰富。
1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机体及设置在机体两侧的柔性鳍,柔性鳍可在机体内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波浪性运动,从而使得该仿生两栖机器人既可在水下运动,也可在陆地上行进;其中,机体的尾部连接有用于为机器人供电及传输数据的线缆;在机体内设置有浮力舱;浮力舱内设置有活塞;通过位于浮力舱内部的活塞的伸缩,调节浮力舱浮力的大小,从而控制仿生两栖机器人在水中的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两栖机器人,其中,活塞通过其螺母端头和螺杆相配合;螺杆可在活塞电机带动下转动,从而通过螺母端头驱动活塞伸缩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两栖机器人,其中,在机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曲轴杆;多个摆动连杆一端连接在曲轴杆的曲轴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柔性鳍上;曲轴杆可在曲轴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通过摆动连杆带动柔性鳍进行波浪性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两栖机器人,其中,摆动连杆一端通过其上的曲轴槽装配在曲轴杆的曲轴部之上,另一端则通过夹口夹紧在柔性鳍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两栖机器人,其中,摆动连杆的曲轴槽的长度大于曲轴杆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生两栖机器人,其中,齿轮连杆的连杆端通过滑槽与滑动部相配合;调节杆的头部还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和调节螺杆相配合,当调节电机驱动调节螺杆转动时,在螺纹配合的作用下,滑动部在齿轮连杆的连杆端的滑槽内滑动,使得调节杆带动柔性鳍整体接近或远离机体的中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机体及设置在机体两侧的柔性鳍,柔性鳍可在机体内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波浪性运动,从而使得该仿生两栖机器人既可在水下运动,也可在陆地上行进;其中,机体的尾部连接有用于为机器人供电及传输数据的线缆;在机体内设置有浮力舱;浮力舱内设置有活塞;通过位于浮力舱内部的活塞的伸缩,调节浮力舱浮力的大小,从而控制仿生两栖机器人在水中的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两栖机器人,其中,活塞通过其螺母端头和螺杆相配合;螺杆可在活塞电机带动下转动,从而通过螺母端头驱动活塞伸缩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两栖机器人,其中,在机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曲轴杆;多个摆动连杆一端连接在曲轴杆的曲轴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柔性鳍上;曲轴杆可在曲轴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通过摆动连杆带动柔性鳍进行波浪性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两栖机器人,其中,摆动连杆一端通过其上的曲轴槽装配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厚明,石克兵,周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