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头套管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1、双头套管组装难度高,强度大,一般需要采用多道工序逐步进行。
2、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针对套管的两端进行分别加装,再利用成型铜圈和两个套管分别加工以完成双头套管的组装成型,且每道工序均需要至少一个人工进行机械设备操控,导致人工成本高、设备维护难度大、周转周期长和日产量不足的问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套管组装设备,以实现提高套管组装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其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双头套管组装设备,包括上管机、套铜圈机、焊片套管配合单元、放焊片单元、放套管单元、压装单元、压装卸料单元、上第二套管单元、铜圈上料单元、组装套管单元、模组组装单元和出料单元;所述上管机用于向所述套铜圈机上料,所述套铜圈机用于将铜圈套设在管子两端,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用于将焊片和套管配合连接,所述放焊片单元用于将焊片放置在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上,所述放套管单元用于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套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机(1)、套铜圈机、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放焊片单元(6)、放套管单元(7)、压装单元(12)、压装卸料单元(19)(13)、上第二套管单元(18)、铜圈上料单元(21)、组装套管单元(23)、模组组装单元(20)和出料单元(4);所述上管机(1)用于向所述套铜圈机上料,所述套铜圈机用于将铜圈套设在管子两端,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用于将焊片和套管配合连接,所述放焊片单元(6)用于将焊片放置在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上,所述放套管单元(7)用于将套管放置在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上,所述压装单元(12)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套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机(1)、套铜圈机、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放焊片单元(6)、放套管单元(7)、压装单元(12)、压装卸料单元(19)(13)、上第二套管单元(18)、铜圈上料单元(21)、组装套管单元(23)、模组组装单元(20)和出料单元(4);所述上管机(1)用于向所述套铜圈机上料,所述套铜圈机用于将铜圈套设在管子两端,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用于将焊片和套管配合连接,所述放焊片单元(6)用于将焊片放置在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上,所述放套管单元(7)用于将套管放置在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上,所述压装单元(12)用于将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上相互配合的焊片和套管压装连接以形成压装体,所述压装卸料单元(13)用于从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取出压装体,所述上第二套管单元(18)用于向所述组装套管单元(23)内输送第二套管,且所述铜圈上料单元(21)向所述压装体输送铜圈并形成第二配合体,所述模组组装单元(20)用于将所述第二配合体传送至所述组装套管单元(23)内并与经两端套设铜圈的管子远离第二套管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组装套管单元(23)用于将第二套管、第二配合体和与经两端套设铜圈的管子的两端配合连接以形成复合体,且所述出料单元(4)用于所述模组组装单元(20)内的复合体的出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套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铜圈机包括头套铜圈机(2)和尾套铜圈机(3),所述头套铜圈机(2)和尾套铜圈机(3)均由用于上铜圈的振动盘、夹持管的机械手和装配模具组成;所述装配模具用于固定铜圈以与所述机械手配合套铜圈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套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焊片和套管上料的振动送料盘(9),所述振动送料盘(9)连接有正反检测单元(5),所述正反检测单元(5)与所述放焊片单元(6)连接,所述放焊片单元(6)由用于夹持所述正反检测单元(5)上的焊片的焊片夹持手(61)、用于翻转焊片的焊片上下转动部(62)、将焊片从所述正反检测单元(5)一侧转移至所述焊片套管配合单元(11)方向以及做垂直升降运动的焊片升降部(64)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头套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套管单元(7)包括用于夹持所述振动送料盘(9)内传送的套管机械手(71)、沿水平横向移动的横移壁和沿水平纵向移动的纵移臂(73)组成;所述放套管单元(7)与所述振动送料盘(9)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阿能,邓贵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亚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