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拆装的运输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54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集装箱运输的运输架,其包括顶架、中间架、底架及连接所述顶架、中间架与底架的支撑杆。所述顶架、中间架与底架的结构基本相似,且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腿及固定孔,可简单、快捷地将其组装至一起。所述顶架、中间架及底架均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横梁及设于横梁之间并与横梁活动铰接的调节臂,该调节臂使得运输架拆卸后可折叠起来,以降低空间占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快速拆装的运输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运输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运输的运输架。
技术介绍
运用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的运输方式,而为了保证运输物品的安全,通常在集装箱内需要安置运输架。常见的运输架通常包括若干长、短梁及将长、短梁固定在一起的铁丝或者螺栓等固定件,组装及拆卸过程比较繁琐,且组装完成后需要人工搬运至集装箱内。由于运输架通常体形较大,重量较重,对于人工搬运造成比较大的困难,同时,当运输架拆卸时需要将各个固定件依次拆除,费时费力,且很多情况下,拆卸完成后的运输架的回收利用率比较低,很难再重复利用,增加了成本。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运输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用的运输架,其可快速组装、拆卸且占用空间较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架,其包括顶架、中间架、底架及若干连接所述顶架、中间架与底架的支撑杆,所述顶架、中间架及底架中至少一个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横梁及自横梁两端向下突伸的固定腿,所述两相对横梁之间设有调节臂,该调节臂两端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支撑杆设有与所述固定腿配合的固定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运输架通过横梁与调节臂的铰接及固定腿与固定孔的配合,使得运输架在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便能方便快捷的完成组装并能够在拆卸后可折叠以减小空间占用。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运输架在组装完成前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用的运输架,其包括上、中、下三层,分别用以承载货物。所述运输架包括位于上层的顶架10、位于中间层的中间架20、位于下层的底架30及若干个连接所述顶架10、中间架20与底架30的支撑杆40。 参图1所示,所述顶架10设有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11、与所述第一横梁11铰接的第一调节臂12及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横梁11的定位管13。所述第一横梁11呈纵长形,其纵长两端处安设有向下突伸的固定腿14。每个所述第一调节臂12由两个相互铰接的半臂组成,该两半臂的一端通过铰链15铰接在一起,而两半臂的另一端各自与对应的第一横梁11通过铰链16铰接,如此,所述第一调节臂12与所述第一横梁11之间可通过铰链15、16灵活调节两个相对第一横梁1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当顶架10拆卸后,两相对的第一横梁11可以通过所述铰链15、16折叠至一起,极大地减小了顶架10的空间占用率。所述定位管13架设于所述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11上,并通过定位管13两端的销钉与第一横梁11插接固定,能将第一调节臂12所调节到的两第一横梁11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定位在一个固定值而不轻易发生改变。所述固定腿14呈管状,用以与中间架20配合。 继续参图1所示,所述中间架20与所述顶架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中间架20两第二横梁21的纵向两端还设有向上突伸的圆柱销22,该圆柱销22与所述支撑杆40连接配合,且当中间架20拆卸时,所述支撑杆40可围绕圆柱销22为轴心向第二横梁21内侧翻转,从而方便中间架20的折叠,并降低了中间架20的占有空间。中间架20的其他结构与顶架IO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底架30设于所述顶架10与中间架20的下方,起支撑所述顶架10及中间架20的作用,且所述底架30的结构与中间架20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所述底架30的第三横梁31于其纵向两端的底部设有两个活动轮装置32。所述活动轮装置32固定于所述底架30的四周,用以方便运输架的搬运,给操作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所述支撑杆40的底端与所述圆柱销22连接,顶端设有与所述固定腿14套接的固定孔41,用以将所述顶架10、中间架20及底架30固定起来。 本技术的运输架在组装时,只需通过固定腿14与固定孔41的配合便能将顶架10、中间架20及底架30快速便捷地组装在一起,无需其他紧固件,而拆卸时也同样快速便捷,且拆卸后可将所述顶架10、中间架20及底架30通过铰链15、16折叠起来,减小了其对空间的占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运输架,其包括顶架、中间架、底架及若干连接所述顶架、中间架与底架的支撑杆,所述顶架、中间架及底架中至少一个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横梁及自横梁两端向下突伸的固定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对横梁之间设有调节臂,该调节臂两端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支撑杆设有与所述固定腿配合的固定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半臂。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对横梁之间还设有定位管,该定位管架设于两相对横梁之上并与所述横梁通过插销实现固定。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纵长形横梁,该横梁的纵长两端的底部设有活动轮装置。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两端设有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圆柱销,所述支撑杆可绕该圆柱销向横梁内侧翻转。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两端的底部设有若干活动轮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集装箱运输的运输架,其包括顶架、中间架、底架及连接所述顶架、中间架与底架的支撑杆。所述顶架、中间架与底架的结构基本相似,且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腿及固定孔,可简单、快捷地将其组装至一起。所述顶架、中间架及底架均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横梁及设于横梁之间并与横梁活动铰接的调节臂,该调节臂使得运输架拆卸后可折叠起来,以降低空间占用。文档编号B65D90/00GK201494831SQ20092021846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国军 申请人: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架,其包括顶架、中间架、底架及若干连接所述顶架、中间架与底架的支撑杆,所述顶架、中间架及底架中至少一个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横梁及自横梁两端向下突伸的固定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对横梁之间设有调节臂,该调节臂两端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支撑杆设有与所述固定腿配合的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